第159章 屏藩西境六(1 / 8)

加入书签

大明的川陕交界处,汉、蒙、回、藏的混居之处,短时间兴起了一座城,那就是大明土甘都司驻地,原岷州、介州镇——沙城。

暮色中的沙城衙门,灯笼次第亮起,谭威刚处理完公文,就听见院子里传来银铃般的笑声。

推开书房门,只见祝儿正蹲在葡萄架下,用树枝在沙土上认真地写着字,云琴和月画一左一右地陪着她,时不时指着笔画轻声纠正。

月光洒在祝儿柔顺的梢上,勾勒出的侧影,让谭威的呼吸陡然一滞,这恬静的画面,与他记忆中另一个世界里,女儿伏案写作业的场景重叠在了一起。

"

爹爹!

"

祝儿吐字有些不清,但抬头望见他,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扭着跑进他怀里。

谭威下意识地张开双臂,孩童体温透过粗布衣裳传来,让他眼眶微微热。

自从云琴、月画带着祝儿来到沙城,这座边关衙门,终于有了家的温度,每晚饭后,或是听祝儿哼诵诗文,或是看月画表演歌舞。

他对祝儿毫无保留的疼爱,常让云琴和月画红了眼眶,她们知道这份宠溺里,藏着郎君对朝廷不公的温柔对抗。

时光在忙碌与温情中悄然流逝,转眼间,谭威坐镇三州已数月。

当孙跃、岳朋两位铁匠大师带着学徒赶到时,沙城的变革迎来了新的契机。

"

都督,这短铳的锻造工艺,关键在于管口的密封。

"

孙跃展开谭威提供图纸,唾沫星子随着激昂的讲解飞溅。

"

还有这力学陌刀,刀身弧度经过改良,劈砍时能借足臂力!

"

谭威摩挲着样品刀,金属特有的凉意顺着指尖传来,他也没想到武器的改进居然这样复杂,不是单单弄个火药枪管就行的,单说材料,就是冶金工艺的究极进化,要先出优质煤,再出焦炭,改进鼓风冶炉,还要符合流水线。

之后的去杂质和密封不单单是技术的革新,那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做基础,一想到后世,三天做枪五天造炮,一年半载都能出来火箭筒,谭威就想骂人。

明末缺的不是武器,是思想和制度,就如今这个现状,你前脚刚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