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青囊传灯(4 / 4)

加入书签

合,引药入肺经”。

暮春的鼓角声裹挟着沙尘,撞碎在长安城朱雀街的青石板上。张思贞蹲在药庐后院的枣树下,竹匾里的茵陈被夕阳染成金箔色,边缘几株蒲公英正乘着风势掠过他挽起的袖口。他伸手去扶被风掀动的晒药帘,忽然听见街角传来铁蹄击石的脆响 —— 三匹浑身浴血的汗血宝马,正拖着饰有鎏金纹的锦缎马车,在暮春的杨絮里踏起滚滚烟尘。

马车停在药庐青瓦前时,车帘被一双戴着羊脂玉镯的手掀开,珍珠面纱下露出半张敷着铅粉的脸,眼角的泪痣在暮色中泛着青黑。\"请张先生救命!\" 跳下车的小厮年约十六七,月白短打外罩着酱色坎肩,腰间羊脂玉佩刻着 \"李记绸庄\" 的蟠螭纹,绳结处还沾着星点草屑。他 \"噗通\" 跪地时,张思贞注意到他鞋尖绣着的五毒纹样 —— 那是走南闯北的商人惯用的辟邪形制。

\"鬼症?\" 苏瑶的声音从堂内传来,竹帘掀起的刹那,她袖口的竹叶暗纹在暮霭中轻轻颤动。这位年近五旬的女医正握着一卷《肘后备急方》,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标本簌簌作响。她扫了眼小厮手中镶着玳瑁边的请帖,指尖在 \"李弘济\" 三字上稍作停留 —— 那是长安城最大的蜀锦商,半月前刚在西市开了分号。

张思贞已在收拾乌木药箱。箱内分十二格,依次码着银针、火罐、紫雪丹,最底层暗格藏着后山采的还魂草,用蜡丸密封着。他的手指掠过箱壁内侧刻着的 \"慎\" 字 —— 那是苏瑶初次带他进山认药时,用竹刀刻下的训诫。此刻药庐外的杨絮扑在窗纸上,像极了《青囊经》里描绘的 \"尸厥症\" 患者肌肤上的白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