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时的烛火在青铜镜面上跳跃,苏瑶的指尖将丝线绷成满月状,烛泪在她腕间的红绳上凝成琥珀色珠串。张思贞的鼻尖还萦绕着帐外焚烧的辟秽丹气息,那是用七十二味草药合制的秘方,此刻正与室内的曼陀罗残香激烈交锋,在丝线上空形成若有若无的青白烟雾。
“厥阴心包经属络三焦,若阻滞则气血逆行...” 苏瑶的声音像是从《青囊经》古老的纸页间飘来,张思贞慌忙翻开随身的《寸口诊脉图谱》,绢本上的朱砂波形与丝线上的震颤轨迹逐渐重叠,竟分毫不差。他的目光落在图谱边缘的批注上 —— 那是苏瑶去年冬日用冻僵的手指写的:“脉症不符时,当查其所触之物”。
“镜子!” 苏瑶的轻叱惊得帐钩上的东珠乱颤。张思贞递过青铜镜时,注意到镜背铸着的 “悬壶济世” 铭文,竟与药庐正门匾额同出一源。当镜面贴近李公子鼻端时,他屏住了呼吸:三息过去,镜面依然光洁如冰,唯有公子唇下那颗黑痣,在烛光里投下细若游丝的阴影。
“看他耳后。” 苏瑶突然用银针挑起少年垂落的鬓发,露出耳后豌豆大小的青斑。张思贞倒吸冷气 —— 这正是《青囊经》“尸厥篇” 里提到的 “鬼门斑”,唯有中了西域 “离魂香” 者才会出现。他的手指不自觉抚过腰间的药囊,里面装着的还魂草此刻正微微发烫,仿佛感应到了千年医典中的宿敌。
丝线突然开始不规则震颤,如同被狂风席卷的蛛网。苏瑶的瞳孔里映着烛火爆裂的火星,她屈指弹向丝线,竟发出古琴般的清响:“脉波如雀啄,此乃心窍被蒙之兆。思贞,取‘龙虎斗’针具。” 张思贞闻言立刻打开乌木针盒,九枚银针在烛下泛着不同色泽,最末那支 “大针” 的针尖,赫然刻着北斗七星纹样。
当银针悬在 “人中穴” 上方时,窗外突然传来夜枭长鸣。苏瑶手腕翻转,施展出 “烧山火” 针法,针尖竟在瞬间泛起微红。张思贞盯着她的指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 “九死还魂穴” 旁练习的 “苍龙摆尾”,此刻的手法竟如出一辙,只是更添几分凛冽杀意 —— 那是面对真正 “鬼症” 时,医者才有的锋芒。
青铜镜突然蒙上一层薄雾。张思贞惊呼出声,却见苏瑶摇了摇头:“此非阳气回返,而是... 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