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崔兰姈 天幕篇14(1 / 4)
李世民洞察一切,他目光扫过那些欲言又止的面孔,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补充道:“然,朝廷自有法度,仪制亦不可废。
为兼顾礼制与实效,特明令如下——”
他逐字清晰地说道:
“其一,女官上朝,需着统一制式之绯色官服,佩相应品级鱼袋,以明身份。
此服制,朕已命尚衣局赶制。”
“其二,女官列班,立于丹墀右侧,与诸卿分列。
非议事奏对之时,当肃静守仪。”
“其三,朝议之中,凡有女官职司相关之务,或女官身负奏陈之责,皆可出班启奏,其言路畅通,与卿等无异。
所奏之事,当据理直言,言简意赅。”
“其四,朝堂之上,只论国事,不论男女。
诸卿议事,当以才学见识为凭,以社稷苍生为重。
若有无端攻讦、以男女之别论事者,以失仪论处!”
他最后一句,带着金石之音,目光如电般扫过全场,那股久经沙场、统御天下的帝王威压瞬间弥漫开来,将一切可能的质疑声浪都压了下去。
“此制,乃朕深思熟虑,为广开才路,求治世良方。
女子之才,亦是国器。
望诸卿体察朕意,勿存门户之见。
自今日始,朝堂之上,当以才为尺,以能为秤!
朕期许,女官入朝,能为这贞观之治,添一泓清泉,增一份智识!
卿等,且观其行,察其效!”
李世民言罢,目光炯炯,环视群臣。
殿内一片寂静,有人震惊未消,有人陷入沉思,也有人眼中渐渐亮起一丝明悟或期待。
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斜射进来,照亮了殿前铜鹤的轮廓,也仿佛为这即将开启的新篇章,镀上了一层充满变革意味的金辉。
大汉武帝时期
比起始皇帝与唐太宗,刘彻恐怕才是最难接受赋予女子权力之人。
窦太皇太后的阴影,曾让他尝尽掣肘之痛。
大汉女子本就刚烈不让须眉,权势亦不输男儿,只是被隔绝于庙堂之外。
就连他的太子刘据,亦被世人冠以母姓,唤作“卫太子”
。
刘彻仰望着天幕,心中惊涛翻涌,反复撕扯。
这扇门……要开么?
朝堂之上,群臣屏息垂,无人敢惊扰帝王的沉默。
此刻天子心中所思所虑,或将牵动整个大汉的国祚。
“卫青,去病,”
刘彻的目光落在殿前最得力的两位将军身上,声音沉凝,“尔等以为,我大汉,可需女官?”
卫青与霍去病,如同天降神兵,助他铸就这煌煌大汉。
皇后卫子夫为他诞下长子,太子刘据冠以母姓“卫”
。
卫氏血脉,早已与刘汉江山密不可分。
霍去病年轻气盛,闻此问剑眉一扬便要开口,却被身旁的卫青猛地伸臂横挡于胸前,硬生生截住了话头。
此问凶险!
无论“是”
与“否”
,皆可能铸下千古之错。
刘彻看着卫青那护犊般急切的动作,紧绷的心弦忽地一松。
他眼底翻涌的复杂情绪渐渐沉淀。
罢了……
他刘彻,是汉之武帝!
是这万里河山的主宰!
只要社稷强盛,万邦来朝,他便不负这“武”
字尊号!
一丝决然掠过眼底。
刘彻霍然起身,帝袍拂动间,声如金玉掷地:
“即日起,皇后卫子夫,随朕临朝听政!
擢平阳公主主理女官遴选事宜!”
他目光扫过殿中惊愕的群臣,一字一句,带着不容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