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2)(1 / 15)

加入书签

张大爷拄着拐杖追到村口时,林恩灿正站在石桥上回头望。晨雾还没散尽,将他的身影晕染得有些朦胧,灵狐蹲在他脚边,尾巴不安地扫着桥面。

“林小子!”张大爷喘着气喊,拐杖笃笃敲着石板路,“老朽有句话,你可得听着!”

林恩灿连忙迎上来扶他:“大爷您慢点,有话慢慢说。”

张大爷摆摆手,定定地看着他:“修仙讲究清心寡欲,这话没错。可人心不是石头,总得有点牵挂才活得实在。你看这桥,没两岸的石头牵着,早被水冲垮了;你炼的药,没那份想救人的心思,也成不了灵丹。”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个红布包,塞到林恩灿手里,“这是丫蛋她娘绣的平安符,针脚糙,却是诚心。带着,别让天上的日子把心过冷了。”

红布包上绣着歪歪扭扭的莲花,针脚确实算不上精细,却透着股笨拙的热乎。林恩灿捏着布包,指尖传来布面粗糙的暖意,忽然想起丫蛋躲在树后偷看他时,红得像苹果的脸颊。

“多谢大爷。”他把布包郑重地塞进怀里,挨着那本《百姓方》,“我记着了,心热,药才灵。”

张大爷这才笑了,又往他手里塞了个油纸包:“这是李婶烙的芝麻饼,路上垫肚子。记住,不管飞多高,常回来看看——你教的那些方子,我们都记着呢,就等你回来添新的。”

灵狐忽然对着远处叫了两声,林恩灿抬头,见石桥那头站着好些人,王婶举着个陶罐朝他挥手,李大娘正往丫蛋手里塞什么,丫蛋红着脸,捏着个布偶往这边瞅——那布偶是用碎布拼的小狐狸,眼睛是用黑豆缝的,歪着头,倒有几分灵狐的神气。

“该走了。”林恩烨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声音里带着些不易察觉的暖意,“再晚,真赶不上云舟了。”

林恩灿最后望了眼村口的人群,他们的身影在雾里若隐若现,却像一束束光,把前路照得亮堂。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踏上云舟,灵狐纵身跳上他的肩头,灵雀则衔着那枚平安符,稳稳落在船舷上。

云舟缓缓升起时,他听见王婶的大嗓门穿透雾气:“记着回来吃豆腐脑啊!我给你加双份卤!”

“还有我的糖画!给你画个腾云驾雾的仙狐!”

“《百姓方》我们替你收在祠堂里,等你回来接着写!”

声音越来越远,最后融进风里。林恩灿站在云舟边缘,看着熟悉的村庄渐渐缩成一点,直到被晨雾彻底吞没。怀里的芝麻饼还带着余温,平安符的边角硌着心口,像块暖石,压得人踏实。

“在想什么?”林恩烨递过一杯热茶。

林恩灿接过茶,看着水汽氤氲中,自己映在杯底的影子——还是那件青布长衫,袖口沾着点药粉,倒不像要去修仙,更像要去邻村出诊。他忽然笑了:“在想,这修仙路上,怕是少不了要惦记着芝麻饼的香味了。”

灵狐蹭了蹭他的脸颊,灵雀把平安符放在他手心。林恩灿握紧那小小的布包,望向远处翻涌的云海。他知道,前路定有风雨,有险阻,可只要怀里揣着这点人间的热乎气,心就不会冷,路就不会偏。

云舟破开云层,阳光泼洒下来,将他的影子投在云海上,像一叶扁舟,载着满船牵挂,驶向远方。而那本藏在行囊里的《百姓方》,纸页间还留着豆腐的清香、艾草的微苦,和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它们会陪着他,在修仙的长路上,时时提醒他:所谓大道,从来不在九霄云外,而在一粥一饭里,在一言一行中,在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沉甸甸的人心。

灵狐对着太阳叫了一声,清脆的声音在云海上回荡。林恩灿迎着光,嘴角扬起一抹浅淡却坚定的笑。

路还长,慢慢来。

云舟平稳地穿行在云海间,灵狐蜷在舱角打盹,灵雀则歪着头啄食碟子里的松子。林恩灿正翻看从西域带回来的药草图谱,林恩烨忽然放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