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烟火济世·六影同心(1 / 13)
穿过晨雾的山路渐渐陡峭,林恩灿六人踏着碎石前行,行囊里的信物随着脚步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星石的冷硬、玉佩的温润、木穗的轻软,混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安心感。
灵韵忽然停下脚步,鼻尖朝西轻嗅:“望仙门的方向,有灵力波动。”众人望去,只见一道淡青色的光从望仙门山门升起,在空中化作星图的模样,图上标注的“播种期”三个字格外清晰,正缓缓向各村的方向飘去。
“他们已开始行动了。”林牧望着那道光,灵澈指尖的岩松玉佩微微发烫,“灵霄门的巡查弟子,怕是也已进山涧了。”话音刚落,远处传来几声清越的鸟鸣,那是灵霄门特有的传讯灵鸟,鸣声里带着“平安”的讯息。
行至正午,歇脚时灵骁从行囊里掏出丹鼎派的陶药罐,用火石点燃松木,罐里的驱寒丹遇热散出甜香。“御剑宗的少年弟子,此刻该在教阿木磨刻刀了。”他咬了口干粮,望着山路尽头的云雾,“等我们回来,阿木的木剑怕是能舞得有模有样了。”
林恩烨擦拭着剑穗上的桃木,忽然道:“符箓宗的符纸,若能画上星衍阁的星象,或许能让凡人更信几分。”灵韵甩了甩尾巴,尾巴尖的朱砂在地上画了个圈:“万兽谷的山羊,该学会避过毒草了吧?”
暮色降临时,他们登上一处山巅,能望见万兽谷的轮廓。谷中隐约有白色的影子移动,灵澈眯眼细看:“是驯化的山羊,正跟着采药人往药圃去,背上的篓子还晃呢。”林恩灿望着那片谷中灯火,忽然想起临行前丹鼎派弟子说的话——“灶火煨药的口诀,连三岁娃娃都背会了”。
夜宿山洞时,灵澈用星衍阁的星图拓片铺在地上,六人围着看上面的雨水标记。“若明年真遇大旱,”林牧指尖点在赤墨标注处,“丹鼎派的‘生津丹’该多备些,符箓宗的‘唤雨符’也得提前画好。”灵骁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御剑宗的弟子,正好劈些竹管引水,望仙门的星石能测水源,万兽谷的灵兽可寻泉眼——倒像是早就排好了各司其职。”
林恩灿望着跳动的火光,火光里映出济世堂的药架、七大仙门的山门、孩子们的笑脸。他忽然明白,所谓布置任务,从来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把彼此的牵挂系在同一条绳上,让山的这头与那头,烟火相连,心意相通。
次日清晨,六人继续赶路,前方的云雾越来越浓,隐约能看见一道巨大的棋盘轮廓在雾中沉浮——那便是天道棋盘。回望身后,七大仙门的方向虽已被云雾遮挡,却能感觉到无数道细微的灵力在流动:望仙门的星光照向田畴,灵霄门的剑光护着山涧,御剑宗的木屑落在孩童掌心,丹鼎派的药香飘进茅屋,符箓宗的符纸贴在柴门,星衍阁的星图铺在案头,万兽谷的兽铃响在山道……
“走了。”林恩灿率先踏入迷雾,灵韵紧随其后,银白的尾巴在雾中划出淡淡的光痕。灵澈与林牧并肩,药箱与丹炉的碰撞声清脆悦耳;灵骁跟在林恩烨身侧,斧头与剑穗的声响交织成韵。
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天道棋盘的光晕里,只留下行囊里的信物还在轻轻碰撞,像在回应着身后那片人间烟火里,无数正在生长的希望。而七大仙门的故事,济世堂的日常,孩子们的笑声,都已化作最坚实的后盾,让他们在这玄妙莫测的天道棋局前,走得踏实,行得从容。
天道棋盘的轮廓在雾中愈发清晰,巨大的黑白棋子悬浮在空中,每一颗都如山岳般巍峨,棋路间流淌着肉眼可见的法则之力,时而化作雷霆,时而凝为冰霜。
“这里的每一步,都连着天地规则。”林恩灿望着棋盘中央那道横贯的“界河”,河水竟是由纯粹的灵力构成,泛着七彩霞光。灵韵跳到他肩头,鼻尖轻颤:“棋子上有生灵的气息,像是……无数执念凝结而成。”
话音刚落,一枚黑色棋子忽然转动,棋面上浮现出望仙门的山门虚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