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烟火济世·六影同心(5 / 13)
心翼翼地摸了摸羊羔的毛,小家伙竟用头蹭了蹭他的手心,惹得众人都笑了。灵澈蹲下身,从药箱里取出块平安符系在羊羔脖子上:“这是用星衍阁的星纱做的,能避蚊虫。”灵骁则找来块小木牌,刻上“灵禾”两个字挂在羊圈上——取“灵韵”的“灵”,“禾苗”的“禾”,盼它能跟着采药人,认遍山间禾草。
回济世堂的路上,见丹鼎派的玄阳子正蹲在田埂上,教村民用灶火烘焙草药。“这‘紫苏’得用文火烤,”他边说边翻动竹匾,“烤出焦香来,泡茶能驱寒,比炼丹炉里炼的还管用。”村民们围坐着,手里捧着粗瓷碗,碗里的紫苏茶冒着热气,香气飘出老远。
暮色里,望仙门的弟子扛着星盘走来,盘上的星辰轨迹映着家家户户的灯光。“今晚有流星雨,”弟子笑着说,“按星象,这是丰年之兆,我们特意来告诉大家,明天可以开始腌咸菜了,天要转凉了。”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拉着弟子的衣袖问东问西,灵韵则蹲在一旁,尾巴尖随着星盘的转动轻轻摇晃,像在跟着数星星。
林恩灿站在晒谷场边,看阿木牵着小羊“灵禾”在粟米堆里打滚,看灵澈帮玄阳子整理烘焙的草药,看灵骁和御剑宗弟子比试劈柴(结果输了半分,正犟着要再比一次),看灵韵被孩子们围着要野果……秋风吹过,粟米壳簌簌作响,混着药香、酒香、谷物香,像首温柔的歌谣。
他忽然想起天道棋盘的宏大与玄妙,想起那些关乎天地规则的博弈。可此刻,他觉得眼前的一切——孩子们的笑声,谷穗的沉实,小羊的咩叫,才是最真切的“天道”。所谓规则,所谓秩序,从来不是冰冷的棋子,而是这些热气腾腾的日子,是彼此扶持的温暖,是一代传一代的烟火气。
夜深时,众人聚在济世堂的院里,分食刚蒸好的粟米糕。糕里加了万兽谷的蜂蜜,甜而不腻。星衍阁阁主指着天上的流星雨,给孩子们讲星象的故事;符箓宗的长老则用烧焦的木棒在地上画符,教孩子们画最简单的“平安”二字;灵霄门的弟子在院里舞剑,剑光划破夜空,惊起几只栖息的夜鸟,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
林恩灿咬了口粟米糕,甜味在舌尖散开,心里也暖融融的。他看向身边的林牧、林恩烨,看向灵韵、灵澈、灵骁,看向七大仙门的掌门和弟子,看向围着篝火的村民与孩子——他们都在这月光里,在这烟火里,活得踏实而满足。
或许天道棋盘的终极答案,从来就藏在这样的寻常里:你种的药,我酿的酒,他劈的柴,孩子们追的星,小羊啃的草……这些细碎的、温暖的、一代传一代的瞬间,才是最该被守护的“道”。
而他们,会一直守在这里,守着这片土地,守着这些人间烟火,直到青丝变白发,直到粟米再成熟,直到小羊“灵禾”也生出带着白毛的羊羔,把这份温暖,永远传下去。
冬雪初落时,济世堂的屋檐下挂满了冰凌,像一串串透明的玉簪。阿木踩着木凳,正帮灵澈把晒好的药草收进阁楼,小羊“灵禾”跟在他脚边,蹄子裹着灵骁做的布套,免得打滑。
“灵禾快看,”阿木指着窗外,“万兽谷的驯鹿来了!”只见几只驯鹿踏着雪走来,鹿角上挂着红绸,背上驮着丹鼎派新炼的“暖身丹”,还有星衍阁算好的“雪期预报”——上面写着未来十日有大雪,提醒村民提前储粮。
灵韵从暖炉边跳起来,银白的尾巴扫过炉灰,带起一阵火星:“我去迎迎,顺便看看它们带没带冻梨。”说着化作一道白影冲出屋,不多时就叼着个冻得硬邦邦的梨回来,献宝似的递给林恩灿。
御剑宗的弟子们正在村口扫雪,竹扫帚上缠着符箓宗的“御风符”,扫起来省力不少。“林先生,”为首的弟子朝济世堂喊,“我们在雪地里埋了些红薯,等化雪了挖出来,给孩子们烤着吃!”灵骁扛着铁锹出来,瓮声瓮气地说:“算我一个,我挖的坑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