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共生谣》(2 / 12)

加入书签

印着两界所有的故事,从初遇到如今,一幕一幕,清晰如昨。

林恩灿望着这朵“记忆之花”,忽然轻轻咳嗽起来。他的两界印光芒渐渐黯淡,灵澈的后人连忙递上药丸,却被他摆手推开。

“该走了。”他看向身边的众人,目光温柔得像春祭的风,“规则已经刻在你们心里,比任何印契都牢固。”

他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化作点点光屑,融入通途木的树干。最后一刻,他仿佛听见了最初的声音——济世堂的晨雾里,灵昀的笑声,灵骁的斧响,灵澈的药香,还有丹炉里共生丹滚动的轻响……

多年后,灵小狐已成了两界堂的长老。他常坐在通途木下,给各族孩童讲当年的故事。孩子们指着树干上那个隐约的人形印记,问:“那就是林先生吗?”

灵小狐点头,指尖抚过印记:“他没有离开,只是化作了通途木的一部分,看着我们把故事继续下去。”

风吹过通途木,记忆之花的花瓣簌簌落下,每片花瓣上都有新的故事在生长:归墟的星童与人族的少女一起培育新的同尘草,灵骁的后人教归墟的力士锻造新的农具,林恩烨的剑谱被翻译成归墟文字,与仙族的剑法图谱并排放在两界堂的书架上……

两界的规则不再需要印契来维系,它藏在每句讲述的故事里,在每次援手的温暖里,在每个孩子懵懂却坚定的眼神里——

原来最好的规则,从不是谁来制定,而是活着的人,用日复一日的相守与牵挂,共同写成的,没有尽头的故事。

而通途木的铃铛,还在日复一日地响着,迎来送往,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属于两界共生的,崭新的清晨。

通途木的年轮又添了五十圈时,记忆之花的花瓣已铺满了两界商道。归墟的星砂与人间的泥土混在一起,将花瓣化作养分,催生出成片的“忆念草”——叶片上会自然浮现出模糊的人影,风吹过时,能听见细碎的笑语,像是过往的故事在低声絮语。

这年,两界学堂来了个特殊的学生。他是噬灵族的遗孤,名叫墨痕,眉眼间还带着族里特有的灰纹,却总爱缠着灵小狐的孙女灵溪,问东问西。

“灵溪姐姐,书上说,当年噬灵族差点毁了通途木,为什么你们还愿意收留我?”墨痕攥着课本,指节泛白。课本上印着虚无渊之战的插画,噬灵族祭司的狰狞与两界修士的坚定形成鲜明对比。

灵溪正给忆念草浇水,闻言放下水壶,指着草叶上的人影:“你看这个,”那是个噬灵族的孩童,正偷偷给受伤的归墟仙童递星果,“当年也有噬灵族人站出来保护平民,规则从不是看你来自哪个种族,是看你心里装着什么。”

墨痕望着草叶,忽然红了眼眶。他从袖袋里摸出块磨损的骨符,上面刻着半个共生印:“这是我母亲留下的,她说……噬灵族也该有新的活法。”

这话传到两界堂时,灵小狐正与归墟的星老对弈。星老捻着星棋的手顿了顿:“或许,是时候给虚无渊的遗民一个机会了。”

三个月后,一支由墨痕带队的噬灵族使团走进了两界堂。他们带来了虚无渊深处特有的“息壤”,这种土壤能中和寂灭之力残留的浊气;还带来了族里的禁术残卷,希望能与两界修士一同破解,彻底根除隐患。

灵溪陪着墨痕站在通途木下,看着噬灵族的孩子们与两界的孩童一起追逐,忆念草的叶片上,渐渐浮现出他们嬉笑的身影。墨痕忽然道:“我想在虚无渊种满忆念草,让族人每天都能看见这些故事。”

灵溪笑着点头:“我们可以一起去,我教你培育的法子,归墟的星水能让草叶更鲜亮。”

那年秋天,虚无渊的灰雾里长出了第一片绿。噬灵族的族人扛着息壤,两界的修士带着星水与草木种子,在曾经的祭坛旧址上开辟出片新的药圃。墨痕亲手种下第一株忆念草,灵溪用狐火为它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