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组织部的存在必要成立政务委员会(1 / 2)

加入书签

宋明远关于组织部的阐述,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代表们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由于之前是特殊情况,专区政府的官员都是通过举荐的方式加以任免的。

而这种情况弊端很明显,容易形成山头势力。

所以,组织部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存在,成为专区政府官员们头顶上的一把刀。

这把悬于头顶的“利剑”

,虽是为了组织的纯洁与效率,却也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督和更残酷的淘汰。

其位置直接凌驾于任何部门之上。

会场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能预感到,接下来将是更为实质性的内容。

宋明远拿起桌上另一份文件,目光沉静地扫过全场。

“下面,我将根据组织部初步考察与提名,宣布部分新设及调整部门的主要领导任命。”

他先念出的,是几个新设局级单位的负责人,如铁路局、邮政局、国土资源局等。

这些名字有些是大家熟悉的骨干力量,有些则是从部队或地方上新提拔起来的干才。

每念出一个名字,会场都会响起礼节性的掌声,同时也伴随着代表们的小声议论和记录。

而这里面变动最大的部门要当属——

政务厅。

宋明远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是找过自己的父亲宋哲群交谈过。

考虑到宋哲群的年纪也不小了,每天的事务还很繁多。

因此,必须要做出一些必要的改变。

宋明远的声音清晰而沉稳。

“考虑到政务厅职责日益繁重,涉及领域愈广泛,为集思广益、优化决策,并确保政务厅工作的稳健与高效。”

“经相关研究决定,在政务厅现有的架构基础上,组建政务委员会,作为政务厅的最高决策与协调机构。”

台下的代表们聚精会神的同时,也开始纷纷记录,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政务委员会由三至四人组成,”

宋明远继续宣布,“由政务厅厅长宋哲群同志,兼任委员会主任,负责主持委员会日常工作。”

这个决定让许多人松了口气。

倒不是说因为宋哲群不管他们,他们就松了一口气。

而是说,宋哲群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但是不管是能力,还是威望与经验都是顶尖的存在,属于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宋哲群在座位上微微颔,面色平静。

“委员会其他成员包括,”

宋明远看着名单,“原政务院副院长、冀省行署主任周炳然同志。”

周炳然在主席台立即起身致意。

“原鲁省专区政府秘书长,主管教育工作的陈宝瑞同志。”

一个面容坚毅、身材结实的中年人站了起来。

“以及,原津市行署主任,擅长统筹与民政管理的赵启明同志。”

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颇为精干的知识分子模样的干部也随之起身。

不管是冀省行署,还是津市行署都是华北战役期间所成立的临时机构。

也是最近才进行裁撤,并建立专区政府机构的。

“以上三位同志,同时被任命为政务厅副厅长。”

宋明远紧接着补充道,“政务委员会将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重大事项由委员会集体决议,日常事务由各委员按照其分管领域推进。”

“宋哲群同志作为主任,拥有最终裁决权,但需充分听取委员会成员的意见。”

这个安排可谓用心良苦。

它既保留了宋哲群的核心地位和最终权威,尊重了自己父亲的贡献,又通过引入周炳然(熟悉全面政务,相当于宋哲群的副手)。

陈宝瑞(侧重工农业建设)、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