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辽东局势(2 / 4)
所当然的事。
可事情偏偏就卡在了这里。
司马炎分封诸王的根本目的是想要依靠血脉来维持司马氏的统治。
可你司马伷却不战而逃,白白丢了幽州,这算什么?
这不是跟我的本意起冲突,然后对着干?
司马攸是因为有政治考量不得不封王。
司马望是因为人已经死了,再加上其父的功劳,不褒不贬。
这两个已经让司马炎捏着鼻子难受了很久。
要是连司马伷都能原谅,那以后司马氏有难的时候,谁还愿意出头?
赢了不能更进一步,甚至还有可能招来防备,输了什么损失都没有。
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知道该怎么选。
所以在司马伷这件事情上,司马炎保持了很强硬的态度。
但又因为司马伷是自己叔父的原因,司马炎也不想让大晋刚立国,就连忠孝的孝字都给丢了。
毕竟司马炎这天下不是从马上取来的,他的威望还没有高到让人可以忽略他的一切瑕疵。
因此选择把这件事做了冷处理。
既不封王,也不追责,就当司马氏没有这个人的存在。
你司马伷这辈子就待在辽东,永远也不要返回洛阳。
于是司马氏全族都当忘了这个人,没有人会再次提起司马伷。
可不提起不代表没有,不仅不会没有,反而让司马伷因为这件事开始日复一日的积累对司马炎的怨恨。
与此同时,身处辽东更北的地方,一个名为慕容鲜卑的部落正在密谋一件大事。
自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向外炫耀武力,展示肌肉开始。
之后的数百年间,除了西域这种路途十分遥远,亲征一次代价十分大的地方外。
其余地方的部族鲜有敢窥视大汉者。
哪怕到了大汉气运最为衰弱的时候,大汉周围的那些部族也能被中原军阀们按在地上摩擦。
包括但不限于公孙策、袁绍等人,以及后来的汉魏吴三国。
在他们的眼里,帝国边疆总会时不时的刷新一些战功出来,等待着他们去攫取。
而这些外族,也确实被中原王朝给打怕了,他们知道中原花花世界十分美好,但更知道自己的小命只有一条。
可这一切都随着刘渊的那次自立,悄悄的生了一些变化。
经历了汉末之乱,自立政权的出现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刘渊的身份,打破了这种正常。
一个匈奴人,竟然在幽州建立了一个政权。
匈奴人是什么,是曾经被大汉按在地上摩擦的存在。
竟然敢在幽州建立一个政权,这无疑是对中原王朝的挑衅。
中原王朝也确实出兵了,但这次出兵却不是以堂堂之师正面击败对方。
而是靠对方后劲不足,硬生生拖垮的。
在崇尚武力的外族人眼里,这种胜利远没有当年张辽阵斩蹋顿单于来的震撼。
这种胜利是胜之不武的,是不够炫耀你的肌肉的。
也让这个曾经和辽东有过接触的鲜卑部落,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心思。
“中原王朝已经大不如前了。”
“他们没有剿灭叛乱之后筑京观。”
“说明他们的武力不足以让他们采取这种暴力的手段来震慑人心!”
说话的人名叫慕容涉归,是如今的鲜卑族领。
慕容涉归用短刀扎起一块煮的半生不熟的肉,从上面片下来一块后,就着未完全散去的血气塞到嘴里。
当年司马懿征辽东,灭公孙渊之后为了震慑不臣,屠杀近万人,并用他们的脑袋筑京观。
慕容涉归是见识过的。
那时候的中原王朝,虽然已经在连年的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