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房子(2 / 6)
也是团级转业,盘子就那么大,越早回来的位置越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吃完晚饭开始设计,大姐家里的每个人都惊呆了,七室三厅三卫的格局,让他们大开眼界,众多的收纳柜子和暗藏的收纳柜子,让姐夫只喊“这餐饭请得真值啊。”没办法,人家房子大,孩子还会有很多的。
回家的时候,雨水提出要学唱歌,李旭东为难了,今后唱歌这条路走不通啊,又不好拒绝,迂回了好久终于搞明白原来雨水说的唱歌,就是简单的唱歌,那就好办了,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我每天早晨赶着它们到池塘里,小鸭子向着我嘎嘎嘎的叫,唱了一段,才发觉这歌不对,也不是歌不对,是时间不对,现在还没实行生产队制度。
换一个,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很简单的歌谣,有好几个版本,还有恶俗的版本李旭东也唱出来,张叔听了笑得路都走不稳当了,说了句“这得多恨上学啊!”
是啊,多恨上学啊,书山题海,早晚不见天,学完这门学哪门,每天做不完的试卷,考不完的试,如果张叔现在生儿子,找个工作还是不会很难的,到他孙子的时候,加入高考大军还是很有可能的,当然,四九城的高考优势还是能让那些高考大省羡慕嫉妒恨的。
雨水学歌学得很快,李旭东又换了个古文版的,不仅张叔觉得这版最好听,连雨水也觉得古文的好听些,这就奇了怪了,雨水应该听不太懂啊,难道是比较押韵的原因?
张叔好像也来了兴致,李旭东也想让张叔唱一个,张叔说他不会,他想听戏,这下麻烦了,李旭东会的只有打虎上山,可这个京剧选段还没出世呐,年轻的曲波首长估计还没把《林海雪原》这本书写出来吧。
那就讲个《赤怜》的故事吧,故事还没说完,小雨水就已经泣不成声了,哭声引来了军管会的巡逻同志,还好,这几天经常去找刘主任,队伍里有个干事认出了李旭东,没为难,放他们走了。小雨水也是人菜瘾大,还想听完这个故事,李旭东摆出不讲的样子,结果被张叔打了一巴掌,还逼着李旭东讲完,没办法讲完这个故事,在家门口还唱了一段戏腔,大男人唱戏腔,也是李旭东自己为难了自己,没想到小雨水倒是学得很快,约好了明天继续学习这个戏腔,就拜拜了。
躺在床上,李旭东想着找营业员的事,最后还是决定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在这是十一个人中的家属中招一个,关键是要能识字,不然还真当不成营业员。
又起了一个大早,李旭东把玻璃换下来了,烟囱装上,早上的事情全部做完,又给雨水扎好头发,雨水甚至不想离开这个大哥哥了,李旭东走得时候看见这个小姑娘撅起了嘴巴。
又到了轧钢厂,二十四小时快到了,很多人都很激动,三台机器运行都很平稳,李旭东有检查了自己的两台机器,没有过热现象,很好,非常好,专家的那台专家负责吧。
见到了娄半城,见到了领导的司机兼警卫,也是个好脾气,李旭东开的烟也不抽,就喜欢格斗和打靶,听过李旭东的故事,也想挑战一下,约好他休息的时候比试,并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张松。
李旭东知道自己的斤两,抱着学一学的态度同意的,比枪无所谓,只要枪好,有多远的靶子都不怕。
李旭东又回到轧钢厂,机器已经停了,准备的煤炭全部用完了。问了一声进来了多少散煤?答案是十九吨。这吞煤的速度够快的啊,刚感叹完,就听到后面有人在说话,“那些负责搅拌的差点累瘫了。”回头一看,哦,是专家,那个不让李旭东去看他们机器的专家,“你们这么多专家,就不能想办法吗?这要是十台二十台机器怎么办?”李旭东怼了专家一句。
实在不想和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