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不捡点便宜回来怎么行(3 / 3)

加入书签

您觉得他们能安心工作?科技是啥?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预测。

您知道我家每年投在科技上面的科研经费是多少吗?内地有环境让科技进步,有条件接触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吗?人都是有私心的,我即使捐献出来,内地能运用多少呢?其实说穿了,很多科技都是基础数学中发展出来的,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来研究,就这,还不一定能取得成果,如果内地恢复了大学的正常招生,我不介意让我的家族让出一部分科研成果。”

李旭东是有脾气的,家里的实验基地设在香江,有着最严密的安保措施,李家也从不制止内地来的研究人员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可是一个个学成回去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动静,甚至还有好些被批,在大街上扫马路,在单位上做着和普通工人一样的工作。一个不重视教育的国家,是没办法发展起来的。

“小李,环境会一步步变好的,你要知道,领导们都没有私心,没有谁不希望国富民强,老百姓能安居乐业的。其实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年纪轻轻就一步一步走上了重要岗位,还没受过什么打压,你的提议只要领导认为合理,都一一采纳了呀!”廖叔不愧是做统战工作的,说出来的话也都占着理儿。

“叔,其实我觉得吧,摆脱贫困最基本的途径还是教育,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不尊重科学,不相信科学,空喊几句口号又有什么用呢。老百姓希望的是安生过好自己的日子,干部们希望的是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从而保住自己的位置,或者还能再往上面前进一步。如果把造福乡里,富裕一地当成干部升迁的指标,您告诉我,哪个干部是合格的?”

李旭东没有攻击谁的意思,既然要共同富裕,那就要有指标,人不是机器,做出来的贡献也是不一样的,能者多劳,却不能多得,这就是在打压能者的积极性。时代在变化,过去的那一套治国理论到了现在已经行不通了,为什么不能转换思路,开放思想,提高民众的积极性呢?

“老爸,咱们的部队已经推进了十公里,是不是就地建立防线啊?”李银河有些担心的问道。

“继续推进,说了占领方圆三十公里的范围,那就必须是三十公里,另外再把方圆八十公里的境外全部探查清楚,确保我方部队不会受到来自地面的攻击。将来要和谈也必须让阿联酋付出代价!”李旭东不想以铁血政策立国,但现实不允许他抱有太多的幻想。

欧佩克组织内,大多数都是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以色列,而不是大汉国。欧洲和老美、苏联都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大的阿拉伯世界,这就是李旭东的底气。更关键的是,道理在大汉国这边,他们是消灭入侵者。

如果哪个国家支持阿联酋入侵,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所以这次李家将强硬到底。将来的调停也必须围绕着大汉国的损失来谈,火炮、军队、子弹、无人机,任何一项都是钱,没钱赔付?那就拿土地来赔给大汉国吧!

国际局势从来不是哪个国家能说了算的,李家动用了新装备的事情肯定会被全世界知晓,将来的战争利器必定会被发达国家争相模仿,到时候李家还有没有自保之力还在两说之间,不捡点便宜回来怎么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