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造出个啥来了(2 / 3)

加入书签

老美撤出东南亚地区,苏联比较强势,缅甸又成了苏联的走狗,还成立了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李长河并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反而不断遭到打压,尽管他家的装备最好,可他所在的地区是缅甸的内陆地区,想要运送进来可不容易。老大老二那边还在谈判准备期,实在是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援。指望老爹老妈帮忙,那就更不可能了。

李旭东曾经和老四有过一次深谈,说的就是他去缅甸发展的几条路径。当时老爹给的建议是摸透缅甸内陆地区的帮派和组织,然后在仰光发展,这些人为来为去都是一个目的,用李家的金钱和权势开道,发展到一定的势力再利用内陆地区的李家武装图谋整个缅甸。可自己当时年少气盛,认为以李家的声望,一定可以振臂一呼,众人便低头称臣,若有不服的,自己也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

唉,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帝王之术啊!内陆这些武装,为了地盘打生打死,目的就只一个,金钱,巨量的金钱。得了李家的好处,还嫌钱赚的不够多,李长河有些郁闷的拍了拍树干,还是得听爹的啊。

李旭东自己也很郁闷,一大早秦京茹就准备搬家,东西还没上车呢,廖叔就过来了,让他直接开车去海子里,领导有事要找他谈。

“叔,哪个领导要见我?我好有所准备不是?”

“怎么?准备带礼物去啊?我说你小子都来了这么些天了,哪哪都不去,你那老领导不在顶级领导之列,你就没想过去见见他?亏得他还念叨你好多回。”廖叔也知道,在李旭东面前提那些政治新秀不好使,还得靠他的老领导来压制他。

“叔,我这人您还不知道么?为了国家,我每年捐款捐物,也就今年没捐多少,不过这财路我可是指的明明白白的,要是国家赚少了,哪也不关我的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我老领导现在也不在位置上,他该修养就好好修养呗。我现在这身份不太适合抛头露面,他老人家本就遭人忌惮,我再一去,他得病半年才能出院。”

李旭东知道自己的情况,无非就是躲在后面,坚决不当出头鸟呗。

“你跟我说了有啥用,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国富民强,科技发达啊。”廖叔耸了耸肩膀,长期和外国佬打交道,肢体语言和那帮白人学了不少。

“叔啊,咱国家总不能一直这么斗下去吧?学校不教书,只管政治正确,工厂生产不出好产品,外贸卖不出去,农业生产也是小农经济,大家不出国就没有比较,真正出了国,自己就成了下里巴人,啥啥都跟不上形势。这烂摊子总得有人来收拾不是?”

李旭东担忧的说道。

“那倒是不会的,只要军权还在这些老将军手里,你说的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你上次提交的建议和意见你的老领导看了,对你是赞不绝口啊。”廖叔摇了摇头说道。

“现在民风淳朴,只要军权稳固,上层无非就是收拾几个跳梁小丑罢了。历史是滚动向前的,想要整个民族进步,就不能墨守成规。经济薄弱就发展经济,毕竟咱们还欠着历史的债,那些农民兄弟和那些知青为了响应号召,为国为民贡献了青春。廖叔,这些年知青下放,还一直待在山沟沟里呢?他们现在不吵不闹,将来呢?谁愿意一直离开家里,安心的在乡下、在边疆修理地球?”

当年说是自愿支援农村建设,其实又有几个是真心愿意去乡下劳动的呢?还不是硬性摊派?有权有势有办法的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甚至是亲戚六眷安排妥当了,去的不就是那些老实巴交的家长的孩子么?

“你啊,还是那么偏激!”廖叔对此不是很认同,建设边疆,设立农垦区,这是好事啊。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上一代对事物的理解潜移默化的教会了下一代,尤其是很多知识是课本里学不到的,属于家学渊源。也就是说有些事情本就无解,何必去解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