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婚礼(2 / 4)

加入书签

和对应岗位的工资,你俩的钱是分开拿?还是我全交给小庄?”李旭东也是蔫坏蔫坏的,这是用金钱考验郑桐呢。

“您都给碧云吧,我要管钱,三两下就造没了。”男孩子心大,看到以前舍不得买的,或许一咬牙就买了。下顿饭吃什么,那是肚子饿了之后的事情,现在?先花痛快了再说。

“哈哈,你也是个耙耳朵!”李旭东的取笑昨天不敢还嘴,只是这个“也”是几个意思呢?叔也是耙耳朵么?

庄碧云不是很在意什么“耙耳朵”,她在意的是这半年的安家费到底有多少,是两人分开算要多一些,还是一起算多一些。

穷,所有人都穷怕了,基本上都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只有那些没心没肺的二愣子才大手大脚的乱花钱。

“叔叔,我和郑桐的安家费是笔什么钱呐?是工资吗?”这话由庄碧云问出来,才显得自然。

“不是工资,是一种迁徙补贴,根据你们的学历来发放的。博士生五十万港币,硕士研究生二十万港币,大学生五万港币,高中生两千港币,初中生五百港币。两口子一起的话是这个基础的一点五倍。你俩是高中生吗?”李旭东笑着问道。

郑桐双手捧着心脏部位,用夸张地表情说道:“叔,我终于知道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正确含义了。当知青这么些年,我和碧云都有了高中毕业生的学历。要不我们先不拿这笔钱,等我考上博士再拿行不行?看着这笔巨款,我俩却拿不到,叔啊,我感觉我的肉好痛啊!”

庄碧云也是一脸的肉痛,她是高中生,但还没毕业就下乡当知青了,只能算初中毕业生。五百港币对比五十万港币,这心疼的小脸蛋都扭曲了。

“哈哈,给资本家打工,就要看自己值不值这个价钱。苛刻么?苛刻,合理么?合理。毕业证说明你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但没有毕业证,你连验证自己有没有能力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从最底层做起。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么?因为每个人创造出来的价值都不一样。”

平等?不管哪个时代,人与人之间何曾有过真正的平等。

工种的不同,辛苦的程度也不同。地位不同,得到的工资和福利也不尽相同。其中的区别,大了去了。

“叔,谢谢您给我们机会,我们一定会努力的。”郑桐和庄碧云确认过眼神之后,异口同声的说道。

“好了,不逗你个傻小子了,别一会儿叔把你卖了,你还帮叔数钱。晚饭不许喝酒,晚上要学保密条例,明儿你还得去帮无忌接亲。跟着叔混,把事情做好,找叔要高工资的时候才有底气。”

李旭东拍了拍郑桐的肩膀,回到了知青点。

知青点里,不说焕然一新,也大差不差了,窗户干干净净,食物里的知青们擦的。玻璃上的剪纸窗花很有特色,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带着人帮忙剪的,不愧是剪纸之乡的手艺。

陕北婚丧嫁娶的习俗,李旭东不知道是怎么操办的,媒人说要举行三天,李旭东不管,就给了一天时间。

耽误了和领导面谈的时间,是对领导极大的不尊重,李旭东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

“李旭东同志,你儿子的婚事你真准备安排在知青点,不安排在县城?”刘主任有些郁闷的问道。

“刘主任,就安排在这吧。本来是想在四九城办的,既然从简了,那就一切从简。等他们完婚了,还得麻烦您开个路条给他俩,我打算让无忌带着巧儿去张叔墓前禀告一声。等无忌回来,您就派人来学习苹果苗的嫁接技术,争取把苹果树种满整个县的荒山。要是外面有好的品种,我尽量给您弄回来。”

以前刘主任是官,李旭东是民,现在刘主任还在原地踏步,并没能升上去,李旭东却一跃到了副部级。

刘主任心里是苦涩的,帮张无忌,不过是看着老张的面子。但这次李旭东投桃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