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烈士的问题(1 / 3)
当战线越过曼德勒的时候,李家军才遭到一些零星的抵抗,这个时期的缅甸雨季也真正的到来了。
雨一直下,后勤保障线上就开始吃紧,偶尔出现的泥石流冲毁了泥泞的道路,这也就是李家的大货车越野性极强,不管是哪个车轮陷进泥里,都有一定的能力爬出来。即使自身爬不出泥坑,可要是挂上牵引绳,跃出泥坑还是能够做到的。要是换上内地的大解放,后勤物资运送不到前线,这场战争还能不能够持续下去,还是个问题。
李家军依靠机械设备的机动能力在雨季打了对折,而内地过来的两个团却没出现什么问题。小米加步枪的教育模式,让他们在身体上能承受更大的困难。以前不大看得起内地泥腿子的印尼老兵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钢铁意志坚不可摧。
“呵呵,这下两支军队倒是互相攀比上了,你们李家军装备好,我们华夏军斗志强,吃得苦,耐得劳,这也算是天作之合咯。”王司令和军区几个高层领导笑着说道。
“唉!战斗意志上,内地确实堪称天下第一,只是为了设备舍生忘死的精神,我不知道对不对。人命关天,这还没到打大仗的时候,为了些许装备不被损毁,就牺牲了两名同志,我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李旭东叹了口气,在雨季,缅甸中部和北部的道路实在是太难实行机械化了。昨天的战报里就说了,因山洪暴发引起泥石流,导致一辆大货车被困。为了挽救车上的机械设备,司机和押车员不顾险情,奋力救车,结果被泥石流和山洪连人带车一起卷走,最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李兄弟,牺牲了两位同志,我们也很痛心,只是干革命,哪有不牺牲的,何况这还是为了挽救你家捐赠给我们国家的物资。”
价值观的不同,让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不管是救人还是抢险,李旭东始终认为自己的生命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内地的教育是要舍己救人,这其中的区别就很大了。
如果见到有人遇险,首先观察周围,判断险情是否存在?自己是否也有遇险的可能?并进一步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救人脱险?只要你觉得你自己也有可能遇险,那就不要救人,自己逃跑要紧。
如果是物资,李旭东就觉得更不应该了。再重要的物资,也没有人命重要。物资被山洪摧毁,属于不可抗力,这个时候就该想到如何保全自己。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李家军身上,只会成为反面典型加以宣传,而不会像内地一样,被宣传成英雄。
“王司令,我们之间不纠结这个问题,但是我也恳请这种英雄不要在部队内部宣扬了,我们的价值观不同,如果过度宣扬的话,会在李家军内造成不太好的影响。军人可以牺牲在战场上,也可以牺牲在山洪里,但觉不能做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情。”李旭东的话掷地有声。
“李老弟,这是为什么啊?这为了抢救物资而牺牲,难道不该好好表彰吗?”王司令愣住了,这小李是怎么了,人家都为国捐躯了,他这三十七度的嘴里怎么能说出寒意森森的话来呢?
“我们不提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只是就事论事说一下,如果我掉进水里了,又不会游泳,这个时候,是不是该由熟悉水性的战友来救?如果一个不熟悉水性的同志来救我,我被救上来还好,要是他没能力救我,反而被我拖着,一起淹死了,我想问问,这是我的不对呢,还是他的不自量力?要知道,被溺者为了活下来,只要是他面前的物体,他都会当成救命稻草,抓着不放的。”
李旭东的声音不大,但大家都听清楚了。救人是应该的,可要是自己不会游泳,那还有借口,可自己如果会游泳的话,这人该救么?又该如何救呢?
游泳作为一项技能,一项保命求生技能,不少人都会。但如果是在水里救人,没有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方法,被溺水者拉入深潭一起淹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