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不对等的战斗(3 / 4)

加入书签

出“晚、稀、少”的政策。“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78年,中央下发《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1979年1月,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贯彻69号文件,在贯彻中把“最多两个”去掉,变成了“最好一个”,独生子女政策至此正式开始。

这年月内地没什么娱乐方式,夜又漫长,除了造人运动,没啥好做的了。城市里还好点儿,可以去电影院消遣一下,但乡下想要看场电影,就麻烦多了,送电影下乡,三个月才轮到一回放映机会,还在乡里播放,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可不敢夜里走山路,一不小心被毒蛇咬了,那可就真的遭老罪咯。

“可是爷,咱们还没办婚礼的啊。等办了酒,我在怀孕吧。”赵雅芝不敢得罪家里的几位姐姐,她们说过的话还言犹在耳,想要不添新人,就不要怀孕。怀孕了,谁来照顾爷们的生活起居?

香江的老派传统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要办酒,然后才能洞房花烛。而新派已经自由恋爱,未婚同居了。更老派一些的家族时刻都以爷们儿的饮食生活为基准,妻妾成群就是这么来的。

在内地,私生活不检点是问题,但一直不能当成主要问题。风流嘛,哪个男人没点儿花花肠子?人老郭玩的更花,也没见有谁说他。

“雅芝,内地不比香江,我在四九城可以替家里分担一些攻讦我们的火力,所以我暂时不能回香江。而且这边的生活比较艰苦,咱们在四九城里要尽量低调,你要是觉得压抑,就回香江等我。”李旭东要照顾方方面面的情绪,自然也要把心里话告诉给赵雅芝听。

“爷,有您的地方就是家,您去哪里,我就去哪里。”赵雅芝又不傻,怎么可能一个人回香江。

“好,过两天我们就走,我去找下王司令员,商量一下翡翠原石的运输问题。这边山高皇帝远,路上劫道的不少,得有军人一路上护送到羊城。”李旭东拍了拍赵雅芝的后背,给了她一个满意的眼神。

运输翡翠原石,是李旭东的计划,真要抛开内地,直接走海上,也不是不行。但现在缅甸还没完全统一,走内地反而更方便,也有利于滇省、粤省的道路建设,还能带动翡翠的手工艺销售,也算是支援内地经济建设了。

王司令自然是满口答应,现在军队的温饱问题还没完全解决,甲种部队的训练也是三天才训练一次,乙种部队五天能训练一次就算是好的了。要是能赚些钱补贴部队,那没什么不好的。

“旭东老弟,你真不等到缅甸解放之后再走?”王司令问道。

“等不了啊,王司令,国外的势力向我们李家施压,要求我们不能和内地亲近。我要是再不帮着家里分担点火力,老婆孩子扛不住,缅甸又会回到苏联的控制之下。”

旁门左道得来的苏联暂时退让,到底抵不过苏联正大光明的威胁。没办法,谁叫他们是地球一霸呢。

“嗯,既然留不了你,那就京城再见。要是缅甸不安宁,需要我们支援的话,你就打报告,只要我在春城军区,我肯定支持你。”王司令很干脆,两人握了握手,又派了一个排的士兵护送李旭东。至此,李家在缅甸的事情还没完结,李旭东又风尘仆仆的动身了。

能离开瑞丽这座小镇,赵雅芝很开心。这一趟她收获了不少晶莹剔透的翡翠,甚至心里盘算好了这些镯子送给谁。

“真是个傻姑娘!也罢,这点东西当成礼物送给你的姐姐们和孩子的媳妇儿,也算拿得出手了。”李旭东对这些东西无感,什么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的,不过是有钱人的显摆,真正能拉动国民经济的,还得是那些科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