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除夕(1 / 3)

加入书签

“治大国如烹小鲜”,古人诚不欺我哉!

以前,李旭东爷和很多人一样,有种错觉,认为吃大锅饭的时候才是最无忧无虑的,大家都很公平,公平到只能填饱自己的肚子。

可真正身处现在的环境,李旭东却想得很多。国家虽然主导开发了不少项目,但真正和国外的科技比起来,咱们内地的科技力量甚至都不如国外一个实验室的水平。

不仅八十年代,就是到了九十年代,新闻联播里还动不动播放出“这一高科技成果,不仅有效的填补了我国在某某方面的空白,还达到了国外的先进水平。”

“嗬,也是啊,该头疼的是领导群体,又轮不到我操心,我管那么多干嘛!二宝和小宝呢?”李旭东伸了个懒腰,成天想着令人头痛的问题,谁也高兴不起来。

“二宝在院子里玩呢,我和巧儿刚给小宝和琳琳一起洗完澡,您是不知道啊,巧儿在我给小宝洗澡的时候,一个劲的盯着小宝腿中间的小雀雀看呢。”秦京茹很嘚瑟,儿子就是儿子,永远比丫头片子强。

“嘁,咱家谁不知道我重女轻男?臭小子有什么好的,长大了就是不安分的惹祸精。还是女儿好,何况琳琳还是咱孙女,我更喜欢抱孙女儿。”什么叫隔辈亲,这就是了。

除夕的中午,张无忌总算是从秦家庄子回来了,好些专家和技术人员都不会说国语,这些天他忙着给专家当翻译,明明专家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他也翻译得分毫不差,可那些农民兄弟就是听不明白,搞得张无忌每次上课都要泡上一大壶胖大海。

“爹,您真是给我找了个好活儿,您瞧瞧我这嗓子,我感觉这任务比我在陕北种地还要累得多。”张无忌开口就抱怨道。

“哼,那是你笨,你想想,那些农民兄弟就参加过几天的扫盲班,你能和他们解释清楚?抓小放大你不会?小孩子接受能力强,至少都是小学毕业了的,还有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的,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你要培养也该培养那些初高中毕业的。大浪淘沙,淘到最后的,才是黄金。无忌,你的路还很长,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你走到一起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你一起走到最后的,你要学会适应,适应选择和淘汰。”

李旭东语重心长的说道。农村里的教育基础差,反正都是种地,读书和不读书没什么区别,所以难得有几个真正成绩好的。

“好的,爹,我知道了。”

张无忌不傻,只是平时和他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知青,知青就是知识青年,初中毕业是最基本的学历,有的还是高中毕业生。谁承想这秦家庄子的人好些连小学文化都没有呢?

“嗯,累了一年了,明年那两百亩苹果林应该就成了吧?接下来想干什么,咱爷俩聊聊。”

李旭东没有批评张无忌在陕北的一些笨蛋行为,谁都有不成熟的一面,谁都是不断的犯错中成长起来的。

厨房里,有山珍、有海味,还有鸡鸭鱼肉,身为南方人,李旭东是不习惯吃饺子面条的,家里的晚饭准备的当然得是白花花的大米。

秦京茹带着刘巧儿在忙着择菜洗菜,巧儿看着小妈把小菜择的就剩个菜心,心里不自觉的叹了口气,无忌哥哥已经够讲究的了,怎么这小妈比无忌哥哥还要讲究啊?她也是农村出来的,应该知道冬天的绿菜不能浪费呀。

“嗬嗬,嗬嗬,巧儿,今儿是除夕,咱们就该吃顿好的,一会儿咱把那些老叶子挑点儿出来,给二宝单独做个菜。你公爹说了,小孩子要多吃些粗纤维的食品,这样对肠胃好,便于消化。”秦京茹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不到八岁的儿媳妇儿,心里还是充满了优越感的。

“小妈,我的肚皮不争气,给无忌哥哥生的是个闺女儿,无忌说公爹最疼闺女了,公爹不会生气吧?”只要说到孩子,巧儿就有些自卑,自己为什么就不能给无忌哥哥生个带把的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