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李家三国(3 / 3)

加入书签

频出且耗油惊人。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却开始深入苏联普通公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心灵深处。迪斯科、爵士乐等西方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一度根绝的吸毒现象开始风靡一时。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老年政治”。这位老人家在位之后,苏共中央委员会实际连任率达到90%。这种干部队伍超常规的“稳定”,造成了高层机关长期无法输入新鲜血液,造成这些机关陷入“严重的停滞”,成为一潭死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老人政治”局面。

干部轮换制被取消,使得领导体制僵化和干部队伍老化严重。不然,安娜的老爹怎么可能换了个地方,又继续做司令员呢。

“爷,如果我让逸河成为苏联的政治明星,不遗余力的支持他,苏联的结局有没有可能被改变?”安娜不死心的问道。

“安娜,天意不可违,苏联的病在于制度,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改变的。逸河即使再怎么努力,也爬不到那个位置。要知道,苏联的敌人是不可能看着我们帮助苏联的,帮助了苏联,苏联的那些高管也不会感激我们,他们只会更加贪婪,我们也站在了资本的对立面。”

李旭东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做官或者说在体制内做事并不难,因为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难就难在官场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以及规则之下的那些规则。逸河在苏联没有根基,这是他最大的弊病。如果我岳父能帮忙,或许十年时间能让他更合理的在中层领导层中拥有一席之地。”

李逸河在高中时期就喜欢进科研室,不仅拿到了港大的毕业证书,还在生物工程和电子工程方面有着独特的建树,不仅参与了很多药品制造,还对李家的科技了如指掌。

在一个制度僵化腐朽的国家,只要有能力,又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再加上贵人提携,想要不断上位,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实在是舍不得呀,李逸河是个人才,对各种科学都有一定的涉及,还能屈能伸,真要去了苏联,家里的小子们谁都顶不上他那个位置。不过以李旭东一贯甩锅的习惯,这事儿还是得安娜顶上去。

大汉国是个新兴的国家,人口不过八十万,绝大多数都是海外华人,虽说是实行君主制,但对于私人财产的保护还是很到位的,自家的房子,风能进,雨能进,未经邀请,哪怕是国王也不能进。

周边的邻国只有两个,一个是经常发生摩擦的阿联酋这个邻居,另一个就是沙特,隔海相望的是伊朗。

阿拉伯世界里,传统的伊斯兰教国家强调正统,但有两个很奇怪的国家,显得和周边的阿拉伯世界格格不入。

一个是有着自己文化和习俗的大汉国,另一个就是巴列维王朝领导下的伊朗。这里的女人不仅不需要头纱遮面,还可以穿着短裙在街道上随意闲逛,甚至海边还有风姿绰约的女孩穿着比基尼随意的晒着太阳。

西方强国大多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起飞,伊朗也试图凭借石油美元和美国的支持,复制西方国家经济起飞的成功经验,通过西方式的工业化改变伊朗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使伊朗成为现代化强国。

由于石油涨价的影响,伊朗现代化表现为“全盘西化”,经历了石油繁荣引发的“疯狂的现代化”阶段。通过进口西方技术、购买现代化设备、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雇佣外国熟练技术工人来实现工业化进程。

对于伊朗的“白色革命”,李旭东是看不上的,也一再和李银河强调过不要学伊朗。华人自古就对土地拥有着绝对的狂热,土地可以买卖,但买了多少土地,就必须开发和治理多少沙漠,如果不加限制,大汉国将不会有一寸土地属于国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