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因为命运更青睐于他(1 / 3)

加入书签

外界的评论很多,有些批评十分尖锐,甚至还把李旭东在外交部领工资不上班的事都挖了出来,就像是后世的人肉搜索,不过只有李旭东不好的一面,好的那一面是爱国的香江商人捐献的,与李旭东有何关系。

“大家该上课上课,该讨论讨论,不要被外界的评论所影响。是学员们送的香烟。

“干部这个词是舶来词,咱们国家一直是以‘官爷’、‘青天大老爷’相称的。各位‘官爷’,商鞅把文化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亲亲而爱私,第二种是上贤而悦仁,第三种是贵贵而尊官。商鞅认为上古爱私,中世上贤,近代尊官,是因为民道弊而所重易的结果。在秦朝采用商鞅思想取代周朝统一中原后,成为了我们华夏的官方文化。”

“我们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两家”,即儒家和道家。”

“儒家在治人和治国上强调两方面,一是“以德”,另一个是“以礼”,简称为德教和礼教,“以德”就是以德规范人的思维和思想,“以礼”就是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内部用“德”规范人的思维,外部用“礼”规范人四肢的行为,“克己复礼”即是克制自己符合社会的大礼,这也是儒家的核心观点,教你怎么做人做事。”

“道家的观点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的是世界观的由来及其由什么构成;道家的第二个观点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讲的是世界有阴阳两极,人也有阴阳两类,这是一种方法论,为的是怎样破解这个世界。”

“中央集权体制,从州、郡、县到中央,通过官来集权,实行金字塔结构,这样的社会必定导致“官本位”。现在,我们同样是依照着‘官本位’来进行集权的。”

“无为而治,也就是被动工作,一直是我们华夏官员的传统,就像庸医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医生,看看感冒这样的小病还行,可真要出大问题了,古代的官员最忠诚的表现就是死。”

“其实工作不是这么处理的,我们当了干部,就必须要有先见之明。怎样才有先见之明?就是不去被动工作,积极主动的把一件事的前因后果考虑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后果,后果又会引发什么样的事端,一件一件的考虑清楚,这样做出来的判断,就是有的放矢了。”

“要说做官之道,你们的经验比我丰富得多,我也就是班门弄斧。道。”

李旭东随手写下了一个后世常见的群众问题,办事被当皮球踢来踢去,谁都不负责。

这事儿在官员,尤其是这些高级干部眼里,几乎就没碰到过,他们想要办个事,只需要透露出去,马上就有人帮着办好了。可老百姓不同啊,有时候跑断了腿,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不断的请客送礼走后门。

讨论了两节课,倒是很热烈,也总结了不少办法,就是没人说到点子上。李旭东摇了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政务大厅”。

“便民就是要真正的为老百姓着想,大家想想,为了办一件事,这个所跑一趟,然后材料不齐,回家准备材料,再来一趟,又去别的所盖章,可还是缺少了某些材料,一件事办下来,是不是脚杆都要跑细了?要是有了政务大厅,把办事所需的材料贴在墙上,每个窗口都是不同的机构,是不是只要跑一个地方就能把事情办下来了?还不用请客送礼?”

这节课听得那些学员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那么以此类推,我们的很多举措只要能公开透明,那是不是就能减少贪腐的发生呢?我们是干部,更是人,只要是个人,就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就有自己的贪嗔痴,谁都不是完人,谁敢说没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办过一件私事?”

是啊,当干部之后,随着级别的提升,围着自己巴结上来的人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