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对外开放之序曲(2 / 3)

加入书签

的文章。李旭东知道,华夏从此算是步入了基础轨道,顺利进入以发展经济的新时代。

“喂,哪位?”电话响了,李旭东接过电话问道。

“我,你过来一趟,我有事找你。”电话的那头李旭东一听就知道是自己老领导的声音,这是又找自己做别的事了?

“领导,我这还走不开呀,手头上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完呢。”谁都不是傻子,李旭东也会推脱,当秦京茹从他头上找到第一根白发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不可避免的衰老了。

以前还想着是不是自己穿越了虫洞,就能长生不老,或者,自己的身体会按照以前的节奏产生变化,现在看来,是自己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了。

“别磨叽,赶紧过来,找你有事呢。”听筒里传来了老领导不耐烦的声音。

老领导很忙,也很烦。李旭东提出的建议很好,但真要落实,各处遇到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到处都有人掣肘。

自从李旭东提出建立试点外贸基地的时候,国院联合工作组调查研究建立宝安县外贸基地问题。

现在,调查组写出《港澳经济考察报告》,建议把宝安、珠海县建成商品出口基地。老领导叫李旭东过来,就是要商议如何才能把基地建设好。

“领导,这个不为难,只要你们有决心推动,保持政策不变,我去宝安县没半点问题。正好,我还有时间可以看看老婆孩子。”李旭东大大咧咧的说道。

“小李,你的计划是什么?招商引资?然后呢,咱们社会主义国家招资本家过来开工厂,这说不过去啊。”老领导一脸的为难,效力的计划怎么就这么激进呢。

“领导,您想想,黑狗能抓兔子,黄狗、白狗能不能抓兔子?咱们国家办企业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税收么?只要企业按实际交税,还不是为咱社会主义做贡献?再说这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咱华夏才多少土地,将来要养活多少人,又要高效率,又要全民都幸福,咱们不引导民众从商,那么多人怎么生活?”

李旭东一连串的问句把老领导给问迷糊了,这家伙不同意家庭为单位的承包责任制,可又为什么要放任民众经商呢。

“领导,咱们占全球百分之七的土地要养活全球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您不以养活这么多人口为己任,还想啥呢?你们只要划一片地,我就还您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不仅能养活无数的工人,还能解决很多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也就是......”

“啪”!

李旭东正得意的一张嘴嘚吧嘚吧说个不停,突然就被老领导拍了一把桌子,“娘的,咱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该努力发展经济,当初的决策就没错!”

刚建国的时候,华夏就准备用二十年的时间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老领导说的就是这个决策。

“哦,您老英明,我对您的佩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发不可收拾。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

“够了,够了,你这是赞美谁?是你自己吧?”老领导难得从李旭东嘴里听到他拍马屁,忍着恶心说道:“小李,这个事情还没有定论,你还得再等等。这事儿不许往外说,知不知道!”

这年月,华夏正处于经济困境与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之下。经过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经济活力逐渐被束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力低下,工业体系僵化,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越是保守,思想就越不开放。和外资合作办厂是剥削老百姓,属于资本主义不被允许。若是个人有半点逾规越矩的行为,不是定性为投机倒把,就是牛鬼蛇神,再不就是定性为流氓罪,轻则被拘留或者挂牌游街,重则大西北劳动改造。

“领导,咱们华夏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没错,但如果知识经济内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