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在香江过年(1 / 3)
腊月一到,就预示着要过年了,宝安县的建设工地依旧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老李,现在钢筋和水泥都不够用了,钢筋还能进口,这水泥厂的工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生产,水泥仍旧是杯水车薪,怎么办呐?”身为李旭东的副手,老赵是烈士遗孤,五十年代的复旦大学毕业生,还经历过二次高考,在莫斯科留过学,在牛棚里也住过三年,经历十分丰富。
“先进口吧,水泥既然不够用,那就让水泥厂继续招人。通知下去,整个过年期间,宝安的干部必须全部在岗。咱们也下去走走?你看看后勤物资准备情况,我去工厂里看看?”
水泥是建筑材料中最常见的一种,它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设、道路建设、桥梁建设等各个领域。水泥本身并没有毒性,但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有害物质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过敏等。
李旭东对水泥厂的要求十分严格,工厂里,一线的同志必须穿工作服、佩戴口罩、使用手套等防护用具,一次不戴口罩,批评教育,二次不戴,罚款加通报批评,三次就直接调离原岗位,进行技能再培训。
一线工人的工资很高,福利待遇也是最好的,每年还有二十天的带薪假期,就因为他们常在有毒的环境工作,李旭东也最担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一月二十一日,北方的小年夜,整个宝安县的工地除了居住小区,大多数工地都一改往日繁华热闹的景象,变得沉寂起来。
为了这次春节假期,不少领导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放假可以,但不能一放就是二十天呀,这是对工作的极度不负责!
李旭东给出的理由与众不同,大家都不是本地人,每逢佳节倍思亲,阖家团圆的日子,即使有不少工人是刚来报到不久,也没必要把大家困在工地上干活。
另外,李旭东还需要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对保安的建设加以宣传,并带回去最新的理念。如果聪明人能够把安家费花在购买内地紧缺的商品上,这现成的店铺老板,不就有了么。
宝安县半数以上的单位开始放假了,确实有不少人脑子活,给家里人购买了不少非常时髦的衣服和牛仔裤、喇叭裤。
铁路上也因为宝安县放假的工人过多而拥挤,这也算是新华夏的第一次春运小高潮吧。
宝安县的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必须熟悉这里的环境,更必须熟悉香江和濠镜的发展,因此,每名干部都必须去香江和濠镜看一看,走一走,这样才能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意见。
“我们不仅要向香江学习,还要找到香江的弊病,并加以改正,这样才能让咱们的宝安变得更加美好!”
李旭东的心气很高,香江不过是弹丸之地,怎么可能跟宝安背靠着华夏比肩。假以时日,宝安的辉煌将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老李,这么些年你都没全家团聚了,今年过年你回不回去?”另一位副手老周问道。
“回吧,离家这么近,再不回去,婆娘和孩子们都得造反了。再说,我还想拉几个家里的生力军过来帮我,免得我们总手忙脚乱的。我在家过了除夕就回来,咱们还得慰问一下在一线值班的同志们。”
班是老赵排的,充分照顾到了李旭东的家庭,他的班到了大年初七,不过身为一把手,哪有新年不在岗的道理。
七九年的春节没有大年三十,李旭东吃过了午饭,这才过了罗湖口岸,陈雪茹就在口岸等着他。
“爷,这下总可以好好休息两天了吧?”
“哪有时间休息啊,南方的部队调动,这是要打仗了啊。只要是咱们家的成员,最近的安保力量都要加强,免得出了岔子,后悔莫及。要不,你们也都去四九城吧,过了年,我也得去汇报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