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辽侯(2 / 2)
示意常孤雏但说无妨。
常孤雏道:“先生,小子向来对先生钦佩有加。
先生目光长远,于世间诸事洞察秋毫。
然为天下苍生计,小子斗胆进言,唯有在世,方有施展抱负之机。”
常孤雏续言:“小子亦知先生屡欲归养青田故里。
然陛下性情,先生亦明了,往后归养之事,万不可频繁提及。”
刘伯温凝视常孤雏,未料这小子竟已深谙此道。
难怪其能于辽东独挑大梁,扫平诸般势力,当真是后生可畏!
上马可靖平天下,下马能安邦定国,实乃大明之福运也!
刘伯温念及日后定有更多人攻讦常孤雏,遂心中暗下决断,自己须于朝堂之中站稳脚跟,如此或多或少亦能为常孤雏化解一些事端。
刘伯温未在辽东过多盘桓,旋即折返应天。
于朝会之上,刘伯温将调查结果呈于朱元璋。
朱元璋见状,开怀大笑,猛拍龙椅道:“好,好,好啊!
未料这小子所言竟皆属实。
如此,我大明百姓无需再受饥馁之苦。
此乃大功,实乃泼天的大功!”
朱元璋当即于朝会上,敕封常孤雏为辽侯。
此前,常孤雏尚未获封爵位,此番受封,竟是以侯爵为始。
且常孤雏所封之辽侯,其俸禄品级与国公爵位相当。
聪慧之人已然知晓,朱元璋所封之辽侯意涵深远。
常孤雏虽获封侯爵,然待遇竟与国公平齐。
此即表明,于朱元璋心中,常孤雏之功,足可列于国公之列。
此消息一出,整个应天为之震动,尤其是常家,一时风头无两。
然出人意料者,常府竟低调非常。
即便常孤雏获封辽侯,常府亦无甚大变动,甚至闭门谢客。
胡惟庸一心欲建功勋,遂向朱元璋进言:“陛下,辽东既有粮种,诸如杂交水稻、玉米与土豆之类,可令辽东献出,于我大明各地广而推之。
如此,天下百姓或可更为富足,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朱元璋闻胡惟庸之议,颇为心动,然仍道:“此事不必急。
此等粮食于辽东方获季收成,料想辽东亦需持续推广种植。
待辽东粮食充裕之时,再作定夺不迟,切不可操之过急。”
此等功劳,朱元璋意欲为朱标揽之,使朱标收揽天下民心,为其日后承袭皇位铺就坦途。
胡惟庸这厮,嗅觉倒是敏锐,然朱元璋岂会遂其心愿。
胡惟庸遭朱元璋敷衍后,心中颇感烦闷,遂往李善长府邸,倾诉烦忧。
李善长谓胡惟庸曰:“惟庸啊,汝又躁进矣。
辽东新获粮种之事,大功固然在焉,然目下尚未精心筹谋,岂可行事莽撞?”
胡惟庸赶忙道:“恩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受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