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论道(2 / 2)
问道:“国公爷对道家之道,究竟作何看法?老道修道半生,也好奇国公爷心中见解。”
常孤雏略作思忖,缓缓道:“道家之学,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其深邃哲理,如浩渺星汉,自有璀璨之处。
‘道法自然’之言,启人敬畏天地,莫要强为;‘上善若水’之语,教人以柔克刚,心怀宽容。
然于治国理政、民生实务之间,需取其精华,务实而用。
一味无为,恐难应世事繁杂,当以积极谋为与顺应规律相济,方为正道。”
邋遢老道微微点头,捋须而言:“国公爷所言,自有其理。
然道家所谓‘不争’,实则亦是‘争’。
世人皆求急功近利,争名逐利,如过江之鲫,纷扰不休。
而道家之不争,是不与世俗争一时之长短,不争眼前之小利。
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之态,潜心修行,厚积薄。
不争于喧嚣尘世,却能于静中洞察天地玄机,修得大智大慧。
如此,所争者乃长久之道、天地之先,非俗人所能领悟。”
邋遢老道继而伸手指向案上所摆太极图,道:“国公爷,您瞧这太极,黑白双鱼,相互环抱,此消彼长。
黑中有白,白里藏黑,恰似世间万物,并无绝对。
为人处世,亦当如此。
所谓刚柔并济,便是此理。”
“过于刚猛,易折;太过阴柔,难立。
争与不争,恰似太极阴阳。
争时,当如阳之刚劲,果敢有力;不争处,便似阴之柔韧,顺势而为。
与人周旋,不可一味强硬,适时退让,看似不争,实则以退为进,犹如太极推手,借彼之力,还施彼身。”
“日常行事,亦需把握阴阳平衡。
治下之时,宽猛相济,恩威并施。
若只知严苛,民易生怨;唯有慈爱,难立纲纪。
以太极之变,应万变世事,方可于纷繁世间,游刃有余,稳行正道。”
常孤雏听闻,微微颔,而后神色凝重道:“真人所言,颇具深意。
然吾秉持‘内王外霸’之则。
内王,乃修自身之德,怀仁厚之心,纳贤聚能,以王道教化子民,使其心向礼义,和睦共处。”
“外霸者,面对纷争侵扰,不可示弱,当展雷霆之势,以霸力御敌,护国安民。
于家国治理,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若仅守道家不争之法,于太平之时或可修身养性,然乱世之际,恐难保家国周全。
唯有内圣德以聚人心,外霸力以御外侮,方可保大明安稳,百姓富足。”
邋遢老道面露疑色,问道:“国公爷如此行事,难道就不惧旁人指责,言你穷兵黩武?”
常孤雏道:“有剑而不用,与无剑可用,其间差别不啻天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