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塞人(1 / 2)

加入书签

李善长建言道:“陛下,莫若先于应天府试行,修筑此处官道。

应天府乃京畿之地,便于朝廷监管,若试行有成,再推之于他处,亦更稳妥。”

刘伯温谏言:“陛下,依臣之见,宜先遣人往辽东考察,待得具体试行方案,而后施行,方为上策。”

朱元璋问道:“卿所言极是,然该遣何人前往?莫非要差工部之人?”

李善长称善,曰:“工部本司大明各处营建诸事,遣其之人前往,实乃恰宜。”

朱元璋令李善长于工部选数名官员,择日往辽东,考察水泥官道之事。

李善长归至中书省,即展阅工部官员名册。

李善长唤来工部尚书单安仁,与之谈及朝廷欲修筑水泥官道一事。

单安仁闻之,面露疑色,忙问道:“大人,不知这水泥是何物件?性能如何?于修筑官道有何独特之处?又从何而来?还望大人明示。”

李善长遂将所知水泥特性,向单安仁一一讲道:“此水泥,坚固非常,用于筑路,道路耐用。

铺就之后,行车安稳,且干燥快,不易积水。

听闻产自辽东工坊。”

单安仁又问:“未知这水泥价格若何?修筑官道,又需用多少数量?”

李善长道:“本相亦不甚明了。

故唤你来,欲令你自工部择数官员,往辽东考察此事。”

单安仁思忖片刻,曰:“工部侍郎秦逵颇为合适,此人于营建诸事,甚具责任心。”

李善长闻之,道:“既如此,便以其为主,再选几位工部官员,择日启程赴辽东。

相关文书,中书省自会备好。”

单安仁道:“下官知晓矣。

李相,下官就此告退。”

单安仁归至工部,遂唤秦逵前来。

单安仁匆匆返回工部,踏入官署,神色虽镇定,却难掩一丝急切。

他径直走向值房,高声吩咐衙役:“快去将秦逵侍郎唤来!”

不多时,脚步声传来,秦逵入内,见单安仁神色严肃,忙拱手行礼:“大人唤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单安仁看着秦逵,目光中透着几分信任与期许,缓缓开口道:“有要事相商,此事关乎重大,且容我细细说来……”

秦逵闻罢,略作思忖,旋即拱手,神色坚毅道:“大人放心,既蒙大人信重,此事关乎朝廷大计,逵定当全力以赴。

辽东之行,逵必仔细考察,将水泥官道诸事,详详细细探究明白,绝不负大人所托。”

单安仁闻言,面露欣慰之色,拍了拍秦逵肩膀,道:“有你这番言语,我便放心了。

诸事还需你多费心力,做准备,择日便启程。”

秦逵应道:“谨遵大人吩咐,下官这便着手筹备。”

言罢,又一拱手,转身疾步而出,筹备辽东考察事宜去了。

胡党闻此消息,暗中商议,欲遣人随秦逵同赴辽东。

寻思日后他处修筑官道,己方亦可插手,从中谋取利益,分取一杯羹。

胡惟庸听闻党羽来报,眯起双眼,略一沉吟后,低声吩咐道:“去寻个机灵且嘴严的,莫要露出马脚。

让他装作是寻常工匠,想法子混入秦逵一行。

到了辽东,仔细盯着秦逵,将考察所得事无巨细回报于我。

若能探得修筑官道的关键,尤其是用料、造价等底细,日后修筑他处官道,咱们寻机插手,不愁无利可图。

但切记,行事需谨慎,若有差池,休怪我无情!”

党羽领命,躬身退下,赶忙着手寻觅合适人选,依言安排去了。

秦逵回至工部,即刻着手挑选随行工匠。

他于工部匠人簿册间仔细翻检,又唤来数位资深匠人问询技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