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调研结束(2 / 2)
/p>
依臣愚见,五年计划之实施,或宜稍缓,容朝廷从长计议,寻一妥善之法,既能推行计划,又不致损伤士绅之心,如此方为稳国之策。”
朱元璋转而向李善长问道:“李相,汝意下如何?”
李善长恭敬一揖,缓缓奏道:“陛下,胡相所言,亦有几分道理。
士绅豪族于地方之势,不可小觑,骤然推行五年计划,诚恐生变。
然新粮种植与五年计划,关乎国计民生,亦不可拖延过久。
依臣之见,不妨先遣专员,深入各地,与士绅豪族详加沟通,晓以利害。
同时,于部分地区试行改革之策,观其成效,而后再作定夺。
如此,既不损士绅之情,又能稳步推进计划,或为两全之法。”
朱元璋闻罢,旋即目光移向刘伯温。
刘伯温感知帝目光所至,当即起身。
刘伯温起身,拱手而奏:“陛下,依臣之见,辽东土改政策或可借鉴,行摊丁入亩之策。
此策能均平赋税,使无地少地之民,负担稍轻,亦能遏制士绅豪族隐匿田产、逃避税赋之弊。
虽或遭士绅抵制,然长远观之,于国之根基稳固、民生富足有益。
且推行之时,可先于数地试点,总结经验,而后逐步推广,如此或能化解阻力,平稳推进。”
刘伯温继而侃侃而谈:“陛下,辽东所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实乃良策。
此制下,农户对所承土地有自主经营之权,劳作兴致大增,田间农事愈勤勉,如此,粮食产量必将稳步上扬,可解百姓温饱,充实国库粮储。
长远来看,民众富足,地方安稳,赋税有源,国力亦随之渐盛。
且土地得尽其用,资源分配更为合理,农工商各业或因之渐趋繁荣,国家根基自此更为坚实,实乃兴国安邦之长远大计。”
朱元璋道:“刘伯温,汝言甚善。
一国欲长久,不可仅顾眼前之利,亦当着眼长远。
百姓乃国之根本,不可仅使其一时饱腹,须令其长久衣食无忧,此乃重中之重。”
刘伯温心领神会,知陛下此时不欲与士绅豪族正面冲突,便思忖另谋良策。
未几,刘伯温又奏道:“陛下,臣以为可鼓励百姓开荒。
如此,一则可增耕地,缓解土地之需;二则百姓有新地耕种,生活或能改善。
且开荒之举,不涉士绅豪族既有田产,当不致激起其强烈抵触,或为当前可行之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