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水泥官道验收(2 / 2)
垒,解自身之困,以解放生产力之举也。
虽辽东边防学院之研究所,常出新技,然民间亦藏未显之术。
此举意在励民以技谋利,莫将技艺私藏,可凭此作些小本营生。
然唯辽东有此决心与资财以行鼓励之策。
若辽东之技外流,被他人习得,辽东官府即文究责。
倘若他处官府不予配合,辽东便对该地施物资管控之法,彼处欲进口辽东产品,必受重重限制。
若有商贾胆敢走私,未被辽东官府觉便罢,一旦查获,此人终身禁入辽东,且其三代之内族人皆被列入黑名单。
辽东此般种种规定,实具诸多裨益。
对明予以保护与奖励,极大激民众创新热情,促使新技频出,有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展,打破技术壁垒,让新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以百姓评价定官员津贴,使官员谨言慎行,用心服务民众,吏治更为清明,民众与官府关系融洽。
于技术外流设追责与物资管控,既保障辽东技术优势,巩固自身展根基,又促使他地重视知识产权。
对走私严处,威慑不法商人,维护市场秩序与辽东经济利益,确保各项政策稳定施行,为辽东营造良好展环境,助力其持续繁荣。
今时辽东百姓,纵行至大明四方,皆自信满满。
往昔“苦寒之地”
之称,已然成过往矣。
因万民商会于大明诸地渐次扩张,辽东百姓日臻富足。
且辽东百姓多有承佃之田,耕事勤勉。
复有工坊广辟就业之途,是以百姓幸福之指数颇高。
辽东女子渐趋开放,与男子同入庠序、共赴职事。
今时,诸般行业皆有女子渐次参与其中。
且辽东基层官府职司之中,亦渐有女子加入。
于大明他处之人观之,此诚不可思议,然辽东竟已然达成。
对此情形,山东曲阜孔家,乃出而责之。
山东曲阜孔家,素崇纲常伦理。
见辽东女子入仕之举,斥其有违古训。
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男尊女卑,刚柔判矣”
,女子应以闺阁内助为要,入仕理政乃乱纲常之序,坏祖宗千年规制,长此以往,必使风化陵夷,家国失序。
辽东官府闻孔家之评,遂谴人告之:“辽东之地,倡新风,重贤能,不论男女,皆可效命家国。
孔家素为圣裔,当明时务,体时变。
若再妄言,以纲常之名,阻革新之举,辽东官府定不轻饶,勿谓言之不预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