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啪啪打脸(2 / 2)
安邦,能有何益?”
朱允炆一脸笃定,自觉所言极是,便直直看向辽东学士,似要等其回应。
朱雄英闻朱允炆此言,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开口道:“允炆弟此言差矣。
治国理政,关乎民生百事,岂可不重算术?”
“便如先贤管子云:‘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经于水险也。
’
于民生诸事,算术之用大矣。
官府丈量田亩,需精于计算,方能公平征税,不致百姓负担不均;兴修水利,规划沟渠长短、宽窄,若无算术,如何精准布局,使水利泽被万民?”
“再者,朝廷与外邦通商,货物价值核算、货币兑换,皆赖算术。
若不懂此道,恐在商事往来中吃亏,损我大明之利。
可见,算术绝非小道,实乃治国理政不可或缺之学。
允炆弟切不可小觑。”
朱雄英言辞恳切,引经据典,条理分明,一番话说罢,众人皆觉有理。
朱允炆听朱雄英这般说,心中仍不服气,即刻反驳道:“儒家传承千载,向来以仁义礼智信为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纲,此乃万古不易之正道。
自孔圣以来,诸贤皆以道德文章、经世之学为务,何曾见将这等算术置于高位?”
“我大明以儒治国,教化万民,方得太平。
若人人皆去钻研这等所谓实用之术,而轻忽了圣贤之道,恐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难道我等辅佐皇爷爷治国,不应以儒家正统为基,而要舍本逐末,学这些旁门之术?”
朱允炆神情激动,振振有词,似要以儒家千年传承之厚重,压倒朱雄英所言。
朱雄英神色从容,不疾不徐道:“允炆弟,儒家之道,固然为治国根本,然时代变迁,今时不同往日。
《荀子》有云:‘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
’圣贤之道重在践行,亦需与时俱进。”
“百姓生计,柴米油盐,皆关乎算术。
田赋征收,若不明计算,或致百姓赋税不均,苦不堪言。
兴修城池道路,物料筹备、人工调配,哪一项离得开算术?如《周髀算经》所言:‘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此足以见算术在实务中之根基。”
“再者,观之当下,海贸渐兴,与番邦交易,货币换算、货物估值,若无算术傍身,如何保障百姓与国家之利?
我等辅佐皇爷爷治国,当以百姓福祉为念,切不可拘泥旧说,置民生现实于不顾。
只守着儒家经典而不知变通,岂不是空有满腹经纶,却于实事无补?”
朱雄英一番话说罢,条理清晰,论据确凿,令朱允炆一时语塞。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