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贪念难治(1 / 2)

加入书签

话说彼时,白莲教无端陷入困厄之境,诸事皆难顺遂。

教中众人愁眉不展,苦寻脱困之法。

恰在此时,教内有一人挺身而出,建言道:“如今这般艰难,莫若去与鞑靼合作,或可寻得出路。”

小明王得知教众商议转移之事,心中思忖一番,觉暂时不可。

恰在此时,教中又起争执。

有教徒进言:“教主,依我看,扶持朱允炆这事,怕是不值当。

如今朱允炆不过是个皇次孙,那朱雄英深得朱元璋宠爱,朱允炆哪争得过他。

咱们费这般心力,到头来恐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言一出,众人议论纷纷。

赞同者有之,摇头反对者亦有之。

有人觉得既已选了朱允炆,半途而废太过可惜;有人则认为,若继续扶持毫无胜算之人,白白耗费教中资源。

小明王听着众人争论,脸色愈阴沉。

他深知,此时教内意见不一,实非好事。

若不能统一想法,恐生内乱。

但这扶持朱允炆之路,确实艰难重重,未来究竟该如何抉择,小明王心中亦是烦闷不已。

小明王面色一沉,目光扫过众人,厉声道:“支持朱允炆一事,已然定下,断不可改!

咱眼下除了这条路,并无更好法子。

且江南士绅豪族如今也站在朱允炆这边,这是大势。”

见有人仍面露迟疑,小明王又道:“虽说朱允炆庶出,比不得嫡出的朱雄英,但这并非无解。

只要精心谋划,设法解决掉朱标、朱雄英和太子妃常氏,大事仍有可为。”

众人听了,皆默不作声。

小明王所言虽狠辣,却也点明一条路。

只是此计凶险万分,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可在小明王的威压下,众人也不敢再提反对之语。

有白莲教众进言曰:“教主,若仅倚仗朱允炆这一头,吾等实难搅乱大明乾坤。

唯有朱标、朱雄英与太子妃常氏皆亡故,方有可为。”

又一教众进言:“教主在上,目下我白莲教万不可再公然行事矣。

今唯山西、陕西尚无大损。

且秦王、晋王、燕王正提兵与鞑靼相战。

若欲扰大明,我等何不动山西、陕西及北平教众,暗中助鞑靼一臂之力,以牵制大明边军?”

小明王闻之,称:“此言甚是有理。

尔等遣人传讯于彼处教众,令其见机而动。

至于中原之地,且先偃旗息鼓,莫再公然露面。

除非遇必要之事,方可暗中为之。

平日里万勿暴露,我等已失辽东分舵势力,元气大伤,切不可再行莽撞之举。”

自白莲教消停后,朱雄英主持之北路水泥官道修建诸事顺遂。

淮西勋贵亦未如江南士绅豪族般,对做工百姓肆意压榨。

一则因朱雄英在此监看;二则林侍郎有言,莫要贪求此等有险之财,待事毕,万民商会为其谋求生计。

淮西勋贵皆知万民商会生财有道。

万民商会以辽东这大明头号产能之地为倚靠,获利之事,于彼而言实非难事。

且说南部水泥官道修筑之时,士绅豪族竟压榨盘剥做工百姓工钱,更有甚者,私下贪墨工程材料款项。

如此行径,致使多地工程质量堪忧。

后经工部查验,多处被判定为不合格。

此般乱象,实乃误国害民之举,引得民怨沸腾,官道修筑亦因此受阻,前路艰难矣。

此事报至林侍郎处,侍郎即遣审查之人前去。

众人一查之下,竟觉诸多工程路段皆不合规。

林侍郎遂亲至南部水泥官道修筑工程之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