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o1章 一箭双雕(1 / 2)

加入书签

三更鼓响,西城外废弃窑厂周遭一片死寂,只有风刮过破窑的呜咽声。

晋商派来的二十多个汉子赶着三辆马车,借着月色摸到窑厂门口,为的正是李掌柜的亲信王二。

他压低声音喊了声暗号:“西风紧,北雁归。”

窑厂里立刻回应:“粮草到,人安康。”

王二刚要挥手让马车进窑,忽听四周爆出一声喊:“动手!”

刹那间,断墙后、土坡上猛地窜出数十条黑影,刀光在月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

晋商的人哪料到有埋伏,顿时慌了神,几个反应快的拔刀欲斗,却被早有准备的士兵一刀劈落兵器,反手按在地上。

王二想往暗处钻,刚跑两步,就被一根绳索绊倒,随即被死死按住,嘴里塞了布团,只能呜呜挣扎。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二十多人全被捆了,马车也被截下。

此时朱棡从暗处走出,看了眼满地哀嚎的俘虏,对身边将官道:“不必杀,都押去后山窑洞关起来,派专人看守,断不能让他们跑了。”

将官领命,朱棡又指着几个身形与俘虏相似的士兵:“你们换上他们的衣服,学着他们的样子,继续赶着马车出关,按他们的暗号接头。

记住,见机行事,莫要露了马脚。”

士兵们应声换上衣服,赶着马车,趁着夜色往关外去了。

朱棡望着车影,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鱼儿,该上钩了。

关外一处荒僻山坳,月光被乌云遮了大半,只隐约见着十几条黑影缩在巨石后,正是等候接应的白莲教教徒。

为那人时不时探头张望,低声道:“怎么还没来?莫不是出了岔子?”

旁边一人道:“李掌柜办事向来稳妥,许是路上耽搁了,再等等。”

忽听远处传来马蹄声,三辆马车缓缓驶来。

为的“晋商”

(实则朱棡手下士兵)勒住马,低声喊出暗号:“西风紧,北雁归。”

山坳里立刻回应:“粮草到,人安康。”

黑影们这才放下心,纷纷从巨石后走出,迎了上去。

“可算来了,”

为的教徒搓着手,“鞑靼那边催得紧,快把货卸了吧。”

“晋商”

们假意应着,正欲靠近,忽听一声呼哨划破夜空!

那队教徒还没反应过来,山坳两侧的密林里突然冲出数十名明军,个个手持刀枪,呐喊着杀将过来。

教徒们大惊,转身想跑,却被“晋商”

们拦住去路——原来这些伪装者早已拔刀在手,堵住了他们后退的缺口。

“是陷阱!”

为的教徒惊呼,挥刀便砍,却被迎面一刀劈中肩头,惨叫着倒地。

其余教徒见状,或拼死抵抗,或四散奔逃,怎奈前后夹击,无处可躲。

不过片刻功夫,便被明军尽数拿下,捆得结结实实。

带队的将官走上前,踢了踢地上的俘虏,朗声道:“王爷有令,一个也别放跑了!”

说罢,命人将俘虏押走,又仔细查了查马车,确认货物无误,这才让人飞马向朱棡报信。

白莲教教徒被捆得结结实实,扔在山坳里,个个垂头丧气,再无先前的嚣张。

朱棡接到捷报,正坐在军帐中看地图,闻言对亲卫道:“去,备份文书,快马送进京,告知锦衣卫,就说擒获通敌的白莲教教徒一批,还有晋商勾结的实证,让他们派人来接手。”

亲卫领命,不多时便备妥文书,选了匹快马,连夜往京师赶去。

三日后,锦衣卫的人到了边关。

为的是个面无表情的千户,一身飞鱼服,腰悬绣春刀,见了朱棡,拱手道:“王爷辛苦了,卑职奉指挥使令,前来押解人犯回京。”

朱棡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