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造反了(1 / 2)
浙东沿海的鄞县县令王敬之,夜里批阅文书时总觉心神不宁。
白日里见府衙差役换了大半生面孔,下乡催粮的里正回来禀报,说沿海几个卫所的士兵竟在偷偷加固寨墙,问起时只说是“防备倭寇”
,可那紧张模样,倒像是要打仗。
他越想越不安,挑灯写了封密信,详述近日异状,打算一早交给进京述职的同僚。
刚封好信,院外突然传来几声闷响,紧接着是家仆短促的惊呼。
王敬之心中一紧,抽起案头的砚台护在身前,门“哐当”
被撞开,几个蒙面人持刀闯了进来,刀上还滴着血。
“王大人,安心去吧,你的奏折到不了京城。”
为的人声音嘶哑,挥刀便砍。
王敬之虽奋力抵抗,终究寡不敌众,倒在血泊里时,手里还攥着那封没送出去的密信。
同一夜,绍兴知府周显正在后堂核对粮册,现近三个月的军粮拨付记录全是假的,实际粮仓早已半空。
他心知不妙,让亲信快马往杭州都指挥使司送信,自己则守在府衙等着消息。
三更时分,府衙突然起火,火光中冲进来一群带甲的兵卒,见人就砍。
周显躲在假山后,眼睁睁看着属吏被屠戮,直到一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动手的竟是他一手提拔的兵房典吏,此刻脸上哪还有半分往日的恭顺。
“大人,谁让您偏要多事呢。”
典吏冷笑一声,刀光闪过,周显只来得及喊出“反了”
二字,便没了声息。
大火烧了半宿,绍兴府衙化为灰烬,对外只报“走水失火,知府不幸罹难”
。
台州府同知李默更机警些,察觉各县传来的“病故”
“失火”
太过密集,连夜乔装成商人,想从海路逃去福建报信。
船刚出港,就被三艘快船拦住,甲板上站着的,正是平日里与他称兄道弟的海道副使。
“李兄,这海路可不太平啊。”
副使举着火把,映出身后弓箭手的冷光,“留步吧。”
箭矢破空而来,李默跳入海中,却还是被网兜捞起,拖上船时已没了气息。
短短三日,浙东七县一府,凡是试图上报异动的官员,或死于“意外”
,或“暴病身亡”
。
尸大多被处理得干净,只在偏僻的河道里,偶尔会漂来无人认领的尸身。
剩下的官员看在眼里,吓得噤若寒蝉,明知山有虎,也只能紧闭府门,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那些蒙面人如同鬼魅,夜里总能准确找到试图反抗的人,浙东的天,在无声的血色里,渐渐被阴影笼罩。
浙东集团的官员们心思诡谲,早料到卫所指挥使们未必真心归附。
夜里,一队队精壮汉子揣着短刀,悄没声地摸向指挥使们的府邸。
这些人多是本地乡勇,对街巷熟门熟路,翻墙入院如履平地。
宁波卫指挥使张勇的家眷刚睡下,院外突然传来犬吠,紧接着房门被撞开。
他的夫人刚披衣坐起,就被两个蒙面人按住,嘴里塞了布条,连带着三个孩子,被连夜转移到城郊一处废弃的祠堂。
看守的人举着火把,刀就架在门旁,只丢下一句:“张大人识时务,家眷便平安。”
绍兴卫指挥使刘成的老母亲卧病在床,夜里被人用担架抬走,留下空荡荡的卧房和一摊打翻的药碗。
刘成次日回府,见此情景,一拳砸在柱子上,指节渗血——他知道这是敲山震虎,若敢异动,老母性命难保。
更狠的是台州卫,指挥使周瑞的长子正在府学读书,夜里被人从课堂后巷掳走,第二天周瑞收到一封密信,信里夹着儿子的一只鞋,字迹潦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