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百姓不傻(1 / 2)

加入书签

陈园见衙门前人声鼎沸,百姓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知道时候到了。

他整了整官袍,带着几位属官,缓步从府衙里走了出来。

刚到门口,那些士子眼尖,顿时像潮水般涌了过来,嘴里七嘴八舌地喊着:“陈大人!

给我们个说法!”

“为何重杂学轻经史?”

早有准备的差役们立刻上前,排成一道人墙,将士子们拦在两步之外,厉声喝道:“不得喧哗!

退后些!”

士子们被挡住,虽仍在叫嚷,却近不了陈园的身。

有的往前挣了挣,被差役用胳膊肘轻轻一顶,便又退了回去;有的急得面红耳赤,却也不敢真与差役冲突,只能站在原地,眼巴巴望着陈园。

陈园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众人,又看了看周围围观的百姓,朗声道:“诸位稍安勿躁。

本官知道你们来为何事,有话不妨慢慢说,本官听着便是。”

他声音不高,却借着风势传得很远,喧闹声渐渐小了些。

士子们见他肯说话,都暂时收了声,等着他开口。

周围的百姓也屏住了呼吸,想听听这位布政使大人如何应对。

那策动此事的老秀才往前站了站,虽被差役拦着,声音却提得老高:“陈大人!

学生斗胆问一句,官学招先生,为何如此有失偏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的同侪,语气越激昂:“我等读圣贤书,传孔孟道,乃是正途。

可布告上写的,经史先生寥寥无几,反倒要那些摆弄器物、算计数字的‘杂学’先生占了大半!

这不是本末倒置吗?长此以往,山东的教化何在?圣贤之道又何以传承?还请大人给个明白说法!”

话一落,周围的士子纷纷附和:“正是!

还请大人明示!”

“我等不服!”

声浪再起,个个盯着陈园,盼着他能给出让他们满意的答复。

周围的百姓也静了下来,看陈园如何回应这劈头盖脸的质问。

陈园站在台阶上,听了那老秀才的话,脸上不见丝毫怒色,反倒微微颔,朗声道:“诸位这话问得好。

只是在本官回答之前,倒想先问问你们——你们觉得,圣贤书、孔孟道,当真就比那些所谓的‘杂学’更高大上?”

他目光扫过众士子,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若是当真如此,那你们倒是说说,怎么就高大上了?是能让地里多打几担粮食,还是能让百姓锅里多出几两米?是能让农具更省力,还是能让纺车更快出布?”

这话一出,士子们顿时噎住了。

领头的老秀才涨红了脸,高声道:“大人此言差矣!

圣贤书教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是安邦定国的根基!

那些杂学,不过是工匠伎俩,算得了什么?”

“哦?”

陈园挑眉,“安邦定国的根基,难道不是百姓温饱?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便是把‘仁义礼智信’背得滚瓜烂熟,又有何用?”

他转向围观的百姓,扬声道:“乡亲们,你们说说,去年推行新历法,算准了农时,让麦子多收了三成,这算不算本事?铁匠铺改了农具,省力又高效,这算不算学问?”

百姓里立刻有人应和:“算!

咋不算?俺家今年就用了新犁,一亩地能多打半袋粮!”

“可不是嘛,先生教娃娃算账,秋收时就不会被地痞糊弄了!”

陈园又看向士子们:“你们说孔孟道是正途,孔孟难道不教‘民为邦本’?百姓要吃饭,要过好日子,这便是最大的‘道’。

教他们识字断句是好的,可教他们算清田亩、辨明农时、改良器物,难道就不是正道?”

一个年轻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