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睁眼一看全是勾连(1 / 2)
李善长府邸的朱漆大门紧闭着,门前的石狮子被雪打湿,透着几分寒气。
三个江南官员缩着脖子站在廊下,手里捧着的礼盒上落了层薄雪,管事来回踱了两趟,终于转身进去回话。
内堂里,李善长正对着炭火盆出神,听了管事的回禀,眉头皱了皱。
这几日朝堂上为江南改税闹得沸沸扬扬,这时候江南官员找上门,来意不言自明。
他捏了捏眉心,沉声道:“让他们进来吧,只在花厅见。”
花厅里暖意融融,江南官员们进来时,棉袍上还沾着雪粒,一进门便忙着拱手行礼:“李相爷,我等冒昧来访,望您恕罪。”
李善长坐在上,端起茶盏呷了口,不紧不慢地问:“几位大人冒着雪来,怕是不单为了问安吧?”
为的苏州知府干笑两声,从怀里掏出一本账册:“相爷您看,这是苏州士绅联名的呈文,都说那‘收丝局’断了商户的活路,新学学子清丈田亩,更是搅得地方不宁……您在陛下跟前说话有分量,能不能……”
李善长打断他,目光落在账册上,却没伸手去接:“陛下已下了旨意,你们这时候来找我,是想让我抗旨?”
几人脸色一白,忙道:“不敢!
只是……只是江南的情形,相爷您最清楚,士绅不安,百姓难宁啊!”
李善长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着:“新政的步子快了些,你们心里有气,我懂。
但陛下的性子,你们也该知道——他要做的事,拦是拦不住的。”
他顿了顿,“回去告诉士绅们,别硬碰硬。
清丈田亩时,主动清出些隐田,给新学学子留点面子;收丝局那边,让商户派个代表去谈价钱,别一味哭闹。”
江南官员们面面相觑,这话虽没明着答应帮忙,却也算指了条路。
李善长看着他们,又添了句:“我老了,管不了太多事。
你们好自为之。”
几人不敢再多说,躬身告辞。
看着他们踩着雪离去的背影,李善长叹了口气,将那本账册推到一边。
炭火盆里的火星噼啪作响,映得他脸上忽明忽暗——江南这潭水,怕是要被新政搅得更浑了。
江南的雨黏黏糊糊,打湿了士绅豪族的庭院。
张府的红木圆桌旁,几人捧着茶盏,脸色比窗外的天色还沉。
“凭什么让那些毛头小子来清田?咱们祖辈传下的产业,轮得到外人指手画脚?”
刘员外把茶盏重重一磕,茶沫溅了一桌。
旁边的李乡绅捻着胡须,眼神闪烁:“硬顶肯定不成,没见浙东那拨人的下场?家宅抄没,男丁流放,太狠了。”
“那也不能就这么认了!”
王掌柜急得直拍桌子,“田赋改了章程,商铺税也涨了,这日子没法过!”
一直没说话的赵老太爷忽然开口,声音透着老辣:“急什么?先做做样子。
清田时多报个几亩薄田,收丝局那边派个远房亲戚应付着。
等这阵风头过了,找机会再把利益慢慢捞回来——皇帝再厉害,还能天天盯着江南这点事?”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水里,众人眼神渐渐活泛。
“老太爷说得是,先忍忍,别触霉头。”
“就怕这口子一开,以后更难收回来……”
“总比现在掉脑袋强!
浙东那事就是例子,别傻到去撞枪口。”
雨还在下,庭院里的芭蕉叶被打得噼啪响,就像这些士绅心里的算盘,噼啪打得不停。
面子得给,利益也不能真放,至于以后——总有法子绕回来。
暮色刚漫过江南的马头墙,苏州知府的后堂就热闹起来。
刘员外提着两箱新采的碧螺春,进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