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八强(3 / 9)

加入书签

nbsp;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甘国阳在洛杉矶和王抚西一起见证了中国奥运会历史第一块金牌的诞生,许海峰成为了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

    时隔八年,许海峰再度站在奥运舞台上,不过因为视网膜问题,许海峰的状态已经大不如前,金牌对他而言非常困难。

    那时候中国开放时间不长,在体育运动上落后发达国家很多。

    金牌不光是运动员的个人荣誉,更代表了国家、民族,运动员身上背负了很大压力。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射击队遭遇了滑铁卢,一块金牌都没有拿到。

    在从BJ出发前,射击队向体育局承诺,这次奥运会必拿金牌。

    今天,背负压力的人是王义夫,他是中国25米气手枪项目的夺金主力。

    但王义夫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上午预赛的时候,王义夫就感到晕乎乎的。

    因为赛前几个月,他大病了一场,一个月前才刚出院,身体非常虚弱,脸都还浮肿着。

    射击看似站着不动,好像不是什么运动,但实际上非常消耗运动员的心神。

    中午休息的时候,王义夫闭目养神,尽量让自己体能、精力得到一定恢复。

    上午预赛他排名第二,落在了罗马尼亚名将巴比后面。

    射击队的教练突然拍醒了他,说:“义夫,有人来探望你,给你加个油。”

    王义夫心想谁啊,给我加油,老子要休息,加油有什么用?不会是哪个领导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