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安南传说(3 / 5)

加入书签

p>几人引流改道,使热泉流经洞口,阻挡毒虫,又将洞内拓宽,固守待援。

此三人,本是出来寻食的,不敢走远。

没有多久,凌怀斌等人便跟随此三人脚步,到达山洞之中。

洞内宽敞,足可容士兵歇息。

可惜,士兵们被围困良久,存粮不足,只得杀战马充饥,若放任不管,恐怕不多时,便会被活活困死在这山洞之中。

凌怀斌身居要职,又受朱国忠大将军所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支生力军的领导者。

通过交流,凌怀斌了解到:此前,这支队伍也派出过不少小队,试图闯出密林,与大将军取得联系,可毒虫却似长了眼睛似的,守在武林之中蛰伏待机。

跑的快的,还有机会能逃回山洞,但有片刻迟疑,便要命丧当场。

凌怀斌听罢,不禁在心中惊叹:未料想此处毒虫竟有如此灵性,就仿佛有人在背后操控一般。

凌怀斌没有想到,自己方才的胡思乱想将很快得到证实。

因为一队士兵的失踪。

洞中士兵接连派出数几个小队,外出在附近搜寻物资,顺便探求出路。

其中一队遇到了凌怀斌等人,其他小队也陆续回来。

惟有一支队伍,迟迟未归。

当此之时,凌怀斌自然一马当先,义不容辞。

若是这支队伍寻得出路,他自当折返回来,带洞中人马一起闯出去;若是这支队伍寻了一条死路,也定要看见他们的尸体。

凌怀斌率领自己的队伍走出山洞,备足了可以驱赶毒虫的热泉水,沿着尚未归来的那支小队留下的标记,一路追寻而去。

追踪许久,凌怀斌忽然意识到,这条路线,竟是通往孩童啼哭之声的路径。

因为随着他步步深入,那啼哭之声已经不再影影绰绰,而是愈发的响亮,仿佛近在耳旁。

蓦的,远方一座隐藏在雨林深处的城寨突兀地出现在凌怀斌的眼中。

他伸手拦住部下,示意噤声,并带领众人悄无声息地摸到寨前,暗中观察情况。

这坐落在雨林深处的寨子三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寨中之人皆披发,戴着狰狞鬼面,穿着绣满毒虫的白衣。

寨前牌匾,写着“百毒门”三个大字。

凌怀斌的目光向寨子深处望去,却看到一幅极为恐怖的场景。

只见寨子正中,挖掘出一处布满石雕鬼面的低地,中央则是一座高台,台上亦有一根石柱,一条巨大的青蟒盘踞在高台之上。

高台下,竟有无数蛇虫鼠蚁互相噬咬,血腥至极。

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在低地中的每一根石柱之上,都绑着一个孩子,作为培养蛊毒的器皿。

孩子们的脚下,蛇虫盘桓。

由于蛊毒的影响,这些孩子们大都身体异常,形如怪物,十分可怕;还有一部分孩子,承受不了凶狠的蛊毒,便被蛇虫当做食物,噬咬的肠穿肚烂,不见人形。

凌怀斌终于明白了。

那些孩子悲惨的啼哭,竟都是从这里发出的。

凌怀斌正欲离开,向洞中留守的士兵们说明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可刚准备离开,却见那些鬼面人正押解探路被抓的几个士兵,在一个手持鬼面拐杖的长须老者指挥下,将他们尽数推下那布满蛇虫的低地。

眼见同袍蒙难,凌怀斌岂能坐视不理?

关键时刻,凌怀斌挺身而出,杀入寨中。

凌怀斌手下九人,都是精挑细选、身怀绝技的百战精兵,追随凌怀斌闯入敌寨,那些鬼面人虽想阻拦,又岂是对手?

不一会儿,凌怀斌等人便搅得寨中一片大乱,并趁机救下了探路士兵。

身处敌营,不宜恋战,救人之后,凌怀斌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