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放在心里(2 / 3)

加入书签

下巴,故作沉思状,片刻后说道:“以张某观之,这位兄长大人,不像是商人。商人重利,眉眼间多是算计,而这位……眉宇间皆是威严肃杀之气,倒像是……御史台的上官!而且职位不低,起码也得是个左右丞,或者侍御史级别的。”

石玲玲挑眉,饶有兴致地问:“哦?为何要这样说?”

张经纬摊手一笑,带着几分自嘲:“经验之谈罢了。之前也有几位御史台的官员慕名而来,无一例外,初时对我这醉仙楼,对我张经纬,都是极尽批判之能事,仿佛我是什么祸国殃民的妖孽。不过嘛……”他话锋一转,带着些许得意,“最后几杯酒下肚,了解了高阳实情,倒也与我相谈甚欢,甚至还促成了几桩互利共赢的生意。可见,诸位御史大人,也并非全然不食人间烟火嘛。”

石锦朝闻言,更是怒不可遏,斥道:“哼!那只能说明他们亦是贪官污吏,经受不住诱惑,与你同流合污!你也一样,巧立名目,聚敛钱财,与国争利!”

张经纬却不生气,反而理直气壮地说:“老大人此言差矣!在商言商罢了。他们有需求,无论是信息、人脉,还是某些特殊的‘便利’,我这里有供应,各取所需,公平交易。再说了,我朝律法,可未曾明令禁止官员或其家族经营产业。只要依法纳税,不欺行霸市,有何不可?”

石锦朝被他这番“歪理”气得胸口起伏,口不择言地喝道:“强词夺理!你一个七品县令,便如此娇纵妄为,目无尊上!若让你这等人生居高位,那还了得?是不是连陛下、太后娘娘都不放在眼里了!”

张经纬脸色一正,语气忽然变得严肃起来,目光直视石锦朝:“陛下乃天下之主,万民之父,我张经纬岂会不放在眼里?我是要放在心里敬着!反倒是你们这些御史言官,整天将圣人挂在嘴边,动不动就扣上大不敬的帽子,行的却是党同伐异、攻讦构陷之事,这才是真正有辱皇家圣明!”

“你……你大胆!”石锦朝被他这番犀利的反驳噎得说不出话来。

石玲玲看到一向强势的兄长在张经纬面前连连吃瘪,心情莫名地舒畅了许多,她趁势追问,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那张大人……对太后娘娘,也放心上吗?”

张经纬毫不犹豫,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敬仰:“那是自然!如今天子年幼,太后娘娘以一介女流之身,垂帘听政,稳住朝纲,你看如今我天朝,虽有边患,但内部大体安定,百姓也算安居乐业,这难道没有太后娘娘宵衣旰食、辛劳持政的功劳吗?”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近乎真诚的感慨,“我只是个边陲小县令,帮不上娘娘什么大忙,只想努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治理好这一方水土,让高阳百姓日子过得好些,国库税收多些,这便是我能为娘娘分忧,尽的一份心力了。”

“咳咳……”一旁的孔书生实在听不下去这过于露骨(且在他看来极其虚伪)的奉承,忍不住轻咳了两声。这等拍马屁的功夫,即便是他这等熟读圣贤书、深谙官场之道的儒学世家子弟,也自愧弗如,难以如此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出口。

在场除了感动得一塌糊涂、眼圈都有些微红的石玲玲,其他人都听得出来这话里掺了多少水分。然而,偏偏这“假话”听在石玲玲耳中,却如同甘霖滋润了干涸的心田。

孔书生为了打破这诡异的气氛,开口转移话题,语气谦和:“敢问张县男,师从哪位大儒?能教出县男这般……嗯……独具慧眼的弟子。”

张经纬坦然道:“某师从云州太守,刘延之刘大人!”

石锦朝立刻抓住了话柄,冷笑一声,带着嘲讽:“原来是东海炳公(刘延之的老师)的门下!怪不得……说起话来如此……哼!说到底,你们显学一脉,与那心学也算属同宗,最是擅长这些蛊惑人心的谣言歪理,巧言令色!”

张经纬闻言,非但不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