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赵家与老K ,不同的想法(3 / 4)
可是面对开挂的齐辉,那就不够看了。
这一招也就只有齐辉可以用。
现在,这一招就用在了未庄上。
……
这时,身为落后保守的赵家人,就反对建造工厂。
赵大公子倒是无所谓,他是喝过洋墨水的,去鬼子那里留学过。
赵老太爷却是一脸为难地说道:
“这几位先生。”
“河边的地,都是我们赵家的。”
“您说要建厂子,想买我们的地。”
“唉,这个事情可不行啊。”
“因为这都是祖辈留下来的地啊,我们是不能卖的,要传给后世子孙啊。”
“而且这里还有族田啊,我一个人是不好说话的。”
杨成笑道:“赵老太爷,您不好说话,行啊,您可以把能说话的人叫来,咱们一起谈。”
“我们现在首批要买500亩地,后续还要买更多的地。”
他们要盖的工厂,规模可不小。
只是一开始自然不会很大。
要随着销售额的上升,逐渐投产。
齐辉可是知道经济学的。
他给出了号召,但也不会搞盲目投产。
肯定是遵循市场规律,有多少的订单,投产多少,并且时刻保持着弹性生产。
也就是生产线尽量复用,共用,不要重复建设。
这样一来,一旦需求下降,可以及时减产,避免原料和劳动力的损失。
而这种及时跟踪需求的事,齐辉自然知道光靠市场自己被动反馈,是很缓慢的,而且损失巨大。
一旦经营不好,破产,就会造成厂房、设备、原料和工人的损失。
所以总务处要做好服务,尤其是开拓市场,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再公开给工厂主们。
是的,这些工厂齐辉自然不会自己来经营。
他只会在和平时,派遣几名战魂勇士充当审计人员。
股份会出售给各大商人、地主,他们也做监督,按照经营的好坏去分红。
当然一涉及到分红,又有很多骗局。
比如厂子的高管勾结,以订单采购的形式,将利润输入到私人独资公司里,结果就是厂子买了价高质次的货。
这其中的黑心门道,齐辉知道的可是太多了。
而一处正经的大工厂动辄占地成千上万亩,那都是很平常的。
投资巨大,里面的油水也非常巨大。
齐辉还好有800名战魂勇士,绝对不贪任何钱财。
绝对忠诚于他。
战争时,可以做最强敢死队。
和平时,又能做最廉监督队。
800人借助先进的金融数据工具,就能完成大量人工的活。
齐辉为了“一县一工厂”的计划,还抽出了足足300名战魂勇士,来负责这个事。
主要在人手、财物上进行严格把控。
防止被落后势力阶层拉拢腐蚀。
而现在的赵老太爷就想着拉拢对方。
他对着杨成道:
“杨先生,500亩水田,可是很宝贵的。”
“一亩就能产粮食3到5石,这可是上好的良田啊。”
“用来直接盖工厂,那不是太浪费吗?”
杨成顿时笑笑:“良田盖工厂看起来浪费,但因为附近就是河。”
“占据这里的地,交通方便,光是交通上省下来的利润,就够几万亩土地的产出。”
“我们可以用这些产出,去海外购买粮食,足以购买数万亩土地的粮食。”
赵老太爷沉默了。
他知道对方说的有道理。
实际上他家里也有时候吃一些洋米洋面。
那都是逢年过节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