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南北夹击,鬼子陷入困境(4 / 4)
和工业生产上的彻底改变,它们所能建造的火箭总量,也不过是3000多枚。
这3000多枚火箭看起来多,但平分到数年之中,每年只有1000多的产量。
而这些产量,用上几次就没了。
毕竟这玩意消耗起来很快的。
加上还需要特别训练驾驶员,而驾驶员的训练是更加花费时间的,这可比造皲火慢的多。
鬼子到后期就是有飞机,没有精锐合格的飞行员,只剩下一群菜鸟。
在这种情况下,鬼子不可能再拿出太多的敢死火箭来。
而且麦国人对敢死火箭,已经有了更好的防备措施。
他们开始大量制造假目标,制造更好的烟雾弹,用来释放烟雾。
如果说当天目标周围没有大风的话,敢死火箭发射出去,就是浪费了。
因为根本看不到作战目标。
所以说鬼子的敢死火箭,并不能真正取代常规武器。
它作为一种非对称性特攻武器,虽然有着特殊作用,但同样拥有着自己的弱点。
它不是那种常规武器,可以大量生产来堆数量,将对手堆死。
比如枪炮军舰坦克。
就在鬼子大本营争吵之时,麦国人发动了反攻,指挥陆军作战的是老麦。
老麦之前在费率宾跑路,非常感到羞耻。
他决定要洗刷耻辱。
菲律宾的失败,他归咎于常年没有训练,而且麦国人士兵太少,只有两万人,其他都是殖民地军队。
而现在拥有了优势兵力和火力,士兵们也经过了战火的磨练。
加上刚刚阻挡了鬼子的进攻,他现在又有信心了。
很快,他将三个师首先投入到反攻之中。
同时,预备了足足三百架战斗机,用来争夺陆地上的制空权。
这些战斗机都是陆基飞机,要比鬼子的舰载机强得多。
即便是飞行员素质差一些,他觉得也足够了。
事实正如他所想。
在一连两周的空中交战中,鬼子的舰载机逐渐损失殆尽。
就像另外一个时空中,长达半年的瓜群岛战役一样,鬼子虽然竭力坚持,但无奈潜力不足。
飞机损耗太多,难以维持制空权。
麦国人终于夺回制空权。
有了制空权,就是轰炸的开始。
麦国人开始对鬼子前线阵地,一通狂轰滥炸。
接着就是坦克,大炮轮流开进。
麦国人的战术很简单,用绝对优势火力,狠狠蹂.躏鬼子的阵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