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三川的错误,麦国人的强大(3 / 4)
干完数十个鬼子几天才能干完的活。
看到这个结果之后,齐辉就知道鬼子将逐渐失去制空权。
要知道这样的损失比例,对麦国人来说是胜利,却是鬼子不能承受的。
鬼子与麦国人对抗,必须占据很大的优势比才行。
而麦国人拥有数十万飞机的生产潜力,上百万飞行员的储备。
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当然鬼子生产的飞机,也有近十万架。
但到了后期,大部分质量很差,都是勉强飞行,失去了正面作战的能力,被当成神风来用。
又因为鬼子缺少燃油,他们训练飞行员的速度要远远低于麦国人。
新手鬼子飞行员的飞行小时,比麦国人少得多。
再加上鬼子经常把最优秀的飞行教官,拉出去做决战。
结果就是好教官越来越少,培养的飞行员数量也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够精锐。
这就是鬼子空战失败的细节。
不光如此,而且鬼子还会犯下更大的错误。
它们将会彻底失去制空权。
那就是它们一直没有完全将东南桠洲的石油转化成战争潜力。
没了石油,飞机自然不行。
当鬼子空袭之后,麦国人的轰炸机也终于来了。
他们针锋相对。
一时之间,瓜达之上,鬼子机场遭到了许多重磅炸弹乃至燃烧弹的轰炸。
相比鬼子,麦国人的轰炸机就财大气粗多了。
他们一口气来了50多架轰炸机,还有20多架地狱猫战斗机进行护航。
显然当麦国人建立好机场之后,他们就站稳脚跟了。
这样数量的飞机,还只是第一波。
后面的会源源不断。
而失去制空权,鬼子将难以攻克麦国人占领的岛屿。
鬼子战斗机是从拉包尔出发,这距离瓜达岛已经很远了。
它们在作战航程中就处于一种巨大的劣势。
很快在瓜岛作战之中,鬼子首先失去了制空权。
在这一点,齐辉早就有所预料。
清知会的人,早就开始在岛上山脉中,建立了大量坑道工事。
可以说,从一开始,齐辉就没有考虑过鬼子能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
他的一切防御设计,都是建立在鬼子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前提下。
而鬼子还有一个优势:它们至少能通过潜艇,进行小规模的物资补充。
补充紧缺的弹药和药品。
至于粮食和武器,提前储备就行。
只有弹药和药品是岛上不能生产,而且消耗很快。
武器的消耗是很慢的。
一把步枪用三年不是问题。
这就是为了应付麦国人的登陆作战的。
而麦国人在顺利获取制空权之后,他们终于胆子大了起来。
他们开始呼叫航母编队回来。
而胆怯的麦国人航母编队司令,也终于愿意在陆基飞机的掩护下,开始作战。
依托岛上机场进行作战,这种作战模式,是麦国人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几次获胜的原因。
而鬼子偏偏与陆上机场配合不好。
虽然陆上机场也是海军的。
但双方往往没有良好配合,不是矛盾,而是无线电通讯技术上不够好。
简单来说,鬼子的战斗机上大部分无线电设备都不好。
这就导致难以与航母配合作战。
而麦国人的机场,开始对附近鬼子可能存在的运输船,进行巡逻轰炸。
很快整个瓜岛附近的海上交通就遭到了断绝。
整个战役进入了第二阶段。
那就是瓜岛面临着被麦国人封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