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古往今来第一遭,掌控毒蛇的中枢(3 / 4)
车,只将运力用于自己的军事行动,就是不抽出运力向北部运粮。
导致发生了奇葩现象:南部粮食卖不出去,大量霉烂,北边大量饿死人。
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引发了当地人的反抗和觉醒。
鬼子的忽悠,不攻自破。
同样,汉斯人也是一样的,甚至干的更加糟糕。
好歹鬼子还知道嘴巴上忽悠两句,拉拢一些高层当奸细,给一点好处。
但汉斯人直接歧视别人,压制别人,导致明明占据大半个殴洲,却难以动员起来全部的生产能力。
这就导致一个可笑的现象:大半个发达殴洲的军工生产,竟然比不过已经损失惨重的毛熊军工产量。
从坦克上就能看出来:41-42年,汉斯生产了一万多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
同时期毛熊坦克产量是汉斯的三倍。
明明汉斯的军工厂更多,技术工人更多,偏偏比不上毛熊。
这就是信念带来生产能力不同的直接体现,在战争中,体现的最明显。
和平时,大家是想着自己过好就行;战争时,可是要想着集体获胜。
齐辉想要让鬼子长期牵扯麦国人,必须发挥出来鬼子占领区土着的生产能力。
要知道如今鬼子占领的地盘,是非常广大的。
接着齐辉又进行下一轮安排:
“重点是东南桠洲,要在这里死守住面点和笸箩洲,保护住石油产地。”
“石油应该通过潜艇运输,大力重视潜艇运输。”
“同时也可以大量贿赂龙汉内部的商人,运输到他们的港口,走他们的铁路和交通渠道,通过走私,走私到半岛地区,再从对吗海峡进行运输。”
这里自然是齐辉的私货:鬼子搞陆上交通线走私运输,石油至少是七三开,龙汉七,鬼子三。
就这三成,鬼子还得跪着要。
不然的话,想跪还没有这门子了。
至于如何向麦国人交待,这个好说。
谁也防备不了走私。
两根金条,哪一条是高贵的?哪一条是肮脏的?
“现在,我们要立刻停下战列舰和航母的建造。”
“把多余的矿产资源,拿来制造敢死火箭、驱逐舰、大型潜艇!”
“要制造大量枪炮弹药,要在各处驻守要点,展开轰轰烈烈的坑道挖掘行动!”
“嗨!”一群人听得激动万分。
他们知道如此一来,就能扭转目前越来越糟糕的局面。
其实直到现在,与麦国人交战一年多,在具体每次战役中,他们并不吃亏,甚至还击沉了麦国人许多航母、战列舰……
但整体情况却是在恶化,麦国人在多处展开反攻,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就是因为双方打对攻的结果。
帝国损失2艘,麦国人损失3、4艘;看似帝国赢了。
实际上麦国人立刻补充来6艘,而帝国只能补充1艘。
何况麦国人补充的6艘,是升级版本的,而帝国补充的甚至质量更差。
飞机和飞行员,同样如此。
这和另外一个时空是一样的。
鬼子屡次交战中,前期都有交换比的优势,还是被麦国人反攻过来了。
而当鬼子精锐飞行员,都兑掉了,飞机落后了,更加无能为力,交换比立刻掉转了。
“第三,要重视民众的食物问题。”
“要大力加强各种应急粮食,土豆、番薯的生产和各种罐头的制作。”
“要解决平民的营养与蔬菜供应问题。”
“要大力加强占领区罐头厂的建设,用潜艇大量运输回来。”
另外一个时空中,鬼子大本营老想着决战,根本没有在乎过民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