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惨烈的攻防战,齐辉看的现场大电影(3 / 4)

加入书签

>

在这个时代,可以说仅次于少数几个部队。

大部分时候,鬼子都是耐心坐在坑道里。

他们靠着观察哨,等待着出击机会。

而观察哨,往往隐藏的很好。

不会轻易暴露。

就这样,面对经常偷袭的鬼子,麦国人只好打打停停。

他们每前进十米,都要将周围彻底清扫一遍。

用探测地雷的战术,去探测山坡上是不是有隐藏的洞口。

一旦发现,就要直接炸掉洞口,防止里面的鬼子出来。

他们可不指望钻进去消灭鬼子。

那简直是找死。

再莽撞的麦国士兵,看着黑乎乎的洞口,狭窄到只能让1米5的最小士兵钻入,他们就明白了,进去就是找死。

麦国人这个年代,绝对是高大的。

一个个平均身高都在1米65以上。

鬼子都是1米5左右。

1米8的鬼子,对他们来说,就是巨从,他们自己就是这样称呼的。

而矮小的鬼子,可以说分外适合坑道作战。

因为这大大减少了坑道的工作量。

而且可以设置很多针对性的陷阱。

鬼子过去没事,而麦国人过去就会碰到洞窟顶部,进而触发陷阱,直接砸死。

可以说,麦国人做了正确的选择。

鬼子就是在短短一分钟之内,快速射击,快速转移。

齐辉就靠在沙发上,看着这一场绝对真实的攻防大电影。

对方都是投入了100%的精神,谁要是麻痹,谁就会死掉。

战争绝对是加速人成长的地方。

就像毛熊一样,那些动员兵,经过几次大战役没死,就成了精锐,能够与精锐汉斯皲队比拼了。

现在麦国国人的进攻部队同样如此。

昨天还是学校的体育生,今天就成了喷火兵。

慢一步就是死。

双方就在比拼速度和效率。

每次鬼子从一个山洞中出现的时候,就会给麦国人带来十几人,甚至数十人的死伤。

当然大部分都是打伤。

直接打死还是很难的。

麦国人都有头盔,而且趴在地上前进。

一般都是1:3的死伤比。

死1个,伤3个。

而麦国人发现遭到攻击之后,立刻就通过弹道,反向找到鬼子的射击点。

他们马上就会呼叫飞机和步兵大炮的攻击。

至于舰炮,没人敢呼叫了。

自从几发305毫米的炮弹,将他们和鬼子一起炸死之后。

相比之下,飞机的误伤几率还小得多。

毕竟飞行员只要俯冲下来,能够肉眼看到他们。

而舰炮却是看不见的,只能朝指定地方炮击。

而在这时。

麦国人还将推土机派了上来。

推土机上面挂上钢板,防止驾驶员被打死。

他们挖掘出泥土和碎石,将那些洞口,一一填住,不让鬼子再次挖开。

还有些精明的麦国士兵,在每个洞口外面放上地雷。

或者是手工制作的陷阱手雷。

如此一来,鬼子一旦挖出来,就会首先中招。

这些战斗经验和技巧,很多人看一眼就学会了。

这就是战场。

只有愿意学习的人,才能有更高的生存几率。

不是勇敢,不是莽撞,而是要遵守战争科学。

当然这仅仅只限于那些位于低处的洞口。

而那些位于高处的洞口,工程机械就无能为力了。

只能依靠步兵去一个个打下来。

一个连长不由骂道:

“该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