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毛熊的反击,汉斯的回敬(3 / 4)
、6个摩托化师),原本约120万人。
?其中有着第2、3装甲集群(第12、19、24、46、47装甲军)
?他们的目标就是进攻毛熊首都的。
在毛熊首领看来,首先解决都城下的敌人,是最重要的。
这首先关乎毛熊的士气,动员的效果。
而且都城四通八达,决定着各地战场的支援。
所以他们明明知道了汉斯人重点进攻南方油田,还是选择了先对汉斯的中央集团军发动反击。
此时汉斯的中央集团军,总数只剩下70多万。
这120万中,有一部分是调到了南方,有一部分是在战斗中伤亡减员。
死亡的不多,受伤的不少,被送到后方养伤。
还有相当一大部分是冻伤、生病导致。
寒冬是很容易生病的,冻得发烧是平常事。
天太热容易生病,天太冷也是一样。只有春秋最适合作战。
60万对70万,还要加上正与汉斯对峙的50万大军。
如此就是110万对汉斯的70万。
这种规模,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麦国人打鬼子也不过是15万打5万。
鬼子打龙汉是20万打70万。
后来麦国人打汉斯人,不过是10万到20万对5到10万的规模。
轮到战争强度,还是一开始毛熊与汉斯的强度高。
然而名气却往往比不上麦国人打的几场。
比如诺曼底,其实规模并不大。
但因为麦国人的宣传厉害,就人人得知。
而汉斯与毛熊的几场上百万规模的战役,又有几个人知道?
比如基副战役,比如首都反击战役,真正有名的也就是一个格勒战役。
其他的普通人很少知道。
很快毛熊大军就开始浩浩荡荡地行动起来了。
当然,他们尽可能地做了伪装,以达到突袭的效果。
突袭总是能够获取更大的战果。
就这样,在寒冬之中,他们冒着凛冽的风雪,一个个毛熊战士,坚韧地向着汉斯人发生进攻。
尽管他们很多人都没有吃饱过,也没有吃到肉了,但还是勇敢地向着汉斯人冲锋。
他们踩在深深的雪坑里,穿着厚厚的毛皮大衣,带着厚厚的帽子。
虽然食物不太充足,但是衣物还是充足的。
毕竟人能抗饿,但却没有抗寒的能力。
两天不吃饭饿不死,但两个小时受冻就会活活冻死。
而竟在齐辉调控汉斯首领之前,汉斯人是冲着灭国来的。
毛熊人反抗是正常的。
只是让他们吃惊的是,汉斯人人并没有处于冰天雪地,瑟瑟发抖。
原本的情报中,他们知道汉斯人因为后勤不利,导致难以度过严冬。
很多汉斯人还是穿着秋天的军服。
他们本来以为能够借助冬天的天气,狠狠打击汉斯人。
然而与汉斯士兵短暂接触之后,才发现他们同样穿着厚厚的毛皮大衣,或者是棉衣。
这自然是经过汉斯新首领的改变,后勤有了极大的改观,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汉斯人的后勤效率提升到原来的5倍。
大量物资都可以安全送达前线。
这让他们可以迅速从后方调集大量的物资。
其实汉斯人的工业是发达的,轻工业品本就不缺少。
只要不是后勤运输恶劣,他们很容易运输到足够多的物资。
这从45年时,汉斯还保持有战斗力,就能看出来。
输掉仅仅是因为敌手太多了,实在打不过来。
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战斗力不行。
而且很多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