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三访刘伯温下(2 / 2)
>张无忌闻言,若有所思。
他深知刘伯温智谋过人,所言必有其道理。
于是,他恭敬地问道:“刘先生有何良策?”
刘伯温微微一笑,道:“张教主莫急。
刘某虽不才,但愿为明教义军出谋划策。
先,我们需加强教义宣传,让天下百姓知晓明教义军的仁义之举;其次,我们需联合其他抗元势力,形成统一战线;最后,我们需加强军备,提升战斗力,为将来的决战做好准备。”
张无忌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刘伯温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知道有了刘伯温的加入,明教义军的抗元之路必将更加顺利。
于是,他站起身来,向刘伯温深深鞠了一躬,道:“刘先生所言极是,我明教义军愿以刘先生为智囊,共同为抗元大业而努力。”
刘伯温见状,连忙起身还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缓缓说道:“张教主如此信任刘某,刘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其实,关于抗元大业,刘某心中已有一计,愿与教主共谋之。”
张无忌闻言,精神一振,连忙请刘伯温坐下详谈。
刘伯温沉吟片刻,道:“古人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此乃乱世之中,保身立命,图谋大业之根本。
我明教义军,虽以仁义立教,但根基尚浅,需得步步为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高筑墙者,乃加强根据地建设,巩固后方,使明教义军有进可攻,退可守之地。
广积粮者,乃展生产,积蓄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缓称王者,乃韬光养晦,不急于称帝称王,以免树大招风,引来强敌围攻。”
刘伯温娓娓道来,言辞恳切。
张无忌听得心潮澎湃,连声道:“刘先生所言极是,此乃我明教义军当前之急务也。
然则,具体实施起来,又当如何?”
刘伯温微微一笑,道:“教主勿急,且听刘某细细道来。
先,我们需加强根据地建设,巩固现有地盘,同时积极向外扩张,寻找新的根据地。
在此过程中,需注重民生,减轻百姓负担,以赢得民心。”
“其次,我们需大力展生产,积蓄粮草。
可组织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同时,加强商贸往来,促进经济繁荣。
如此,方能确保明教义军粮草充足,无后顾之忧。”
刘伯温继续说道。
“至于缓称王,则需教主及各位将领韬光养晦,不轻易显露锋芒。
可继续高举抗元大旗,但不必急于称帝称王,以免过早树敌。
待时机成熟,再一举而定天下。”
刘伯温言罢,目光炯炯,望向张无忌。
张无忌闻言,心中豁然开朗。
他深知刘伯温智谋过人,所言必有其道理。
于是,他站起身来,向刘伯温深深鞠了一躬,道:“刘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
我明教义军得刘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刘伯温连忙扶起张无忌,道:“教主过誉了,刘某愿为明教义军鞍前马后,共谋大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