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张无忌赏识陈子昂(2 / 3)
之俗,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皆能参与其中,实乃教化百姓之良方。
"
刘伯温上前一步,捋须笑道:"
陛下所言极是。
陈公子可知,自春联之风传入京城,市井百姓识字者竟多了三成?连舞女都能吟诗作对,此乃文治之盛事啊!
"
陈子昂这才明白皇帝微服私访的深意,心中既惊且喜:"
学生惭愧,未曾想到区区对联竟有如此功效。
"
张无忌目光深远:"
朕登基以来,一直思量如何让文化从庙堂走向民间。
陈爱卿无意间竟替朕解了这难题。
"
他顿了顿,"
朕有意重开科举,广纳贤才。
不知陈爱卿可愿入朝为官,助朕推行文教?"
陈子昂心头狂跳,想起恩师周祭酒的嘱托,当即跪拜:"
学生愿效犬马之劳!
"
"
好!
"
张无忌龙颜大悦,"
即日起,陈爱卿任礼部主事,专司民间文教推广。
浙西四贤会协助你制定章程。
"
宋濂笑眯眯地补充:"
陈大人,陛下此次南巡,沿途收集了各地春联佳作千余幅,正可编撰成集,供天下学子研习。
"
章溢插话道:"
还有那对联擂台的形式极好,可推广至各州府学,以文会友,选拔人才。
"
叶琛点头称是:"
更妙的是,这春联价格低廉,贫寒之家亦能购置,实乃普惠文教之上策。
"
陈子昂听得心潮澎湃,忽然想到什么,小心翼翼地问道:"
陛下,学生斗胆请教,为何您会关注这等民间小事?"
张无忌意味深长地笑了:"
朕出身江湖,深知民间疾苦。
治国之道,不在高高在上的政令,而在润物无声的教化。
"
他指了指茶楼外熙攘的街道,"
你看,一副红纸黑字的春联,既能传递祝福,又能启蒙民智,岂不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刘伯温接话道:"
陛下圣明。
文化如水,当自上而下浸润;如光,当由表及里照耀。
陈大人推广的春联,正是这浸润与照耀的最佳载体。
"
陈子昂恍然大悟,对这位出身草莽的皇帝肃然起敬:"
学生明白了。
文化传承,当如春风化雨,润泽万物而不居功。
"
"
说得好!
"
张无忌抚掌大笑,"
今日朕收获颇丰。
不仅得了一位良臣,更验证了文教兴国的方略。
"
他转向茶楼众人,"
诸位继续对联雅兴,朕与四位爱卿还有要事商议。
"
随着张无忌一行离去,茶楼内顿时沸腾起来。
谁能想到,一场寻常的对联比赛,竟引出了当今天子!
更令人振奋的是,皇帝亲口承诺重开科举,这对天下读书人而言,无疑是最大的福音。
陈子昂站在窗前,望着张无忌消失在街角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自己最初推广春联时的单纯想法,如今竟与国家文教大业联系在一起。
从江南水乡到京城茶楼,从文人雅集到民间盛会,这小小的对联,承载的何止是文字游戏,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
"
陈大人,"
茶楼掌柜恭敬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