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德里与孟买记者的采访(2 / 5)
且超越了狭隘种姓隔阂的精神,在他们看来充满了古老经文中所描述的神性光辉,太符合毗湿奴化身之一——罗摩王子的形象了。
他们几乎可以预见,这系列报道一旦刊出,将会在读者中引发怎样的巨大反响和热潮。
这绝对会让他们的报纸销量飙升,影响力扩大。
也会让他们个人在新闻界的声誉和地位获得巨大的提升。
“苏赫尼先生,拉维少爷说现在愿意接受您的采访,请您和您的同事随我到偏殿等待。”巴布态度恭敬地对那位来自德里的记者说道。
他只是一名首陀罗仆役,而这位名叫苏赫尼的记者气质不凡,一看就是高种姓出身,大概率是个婆罗门或者刹帝利。
“什么?太好了!”名为苏赫尼的德里记者,惊喜地抬起头,立刻收拾起手中的笔记本站起身。
一下午的深入采访,他基本上已经通过难民、镇民甚至神庙仆役之口,弄清楚了拉维施粥事件的前后经过和无数感人的细节。
他现在恨不得立刻飞回编辑部,把这一切整理成稿,刊登在《印度快报》上。
伴随着这两年印度经济和政局的持续糜烂,他们报纸已经很久没有报道什么真正提振人心、引发广泛共鸣的正能量新闻了,每天不是报道令人沮丧的经济数据,就是报道混乱的党派斗争。
他们主编都快急坏了,他们急需能够点燃民众讨论热情、展现人性光辉的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苏赫尼意外在《拉贾斯坦时报》上看到有关钱德拉·谢卡尔总理亲自参加拉维婚礼的简短报道后,立刻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新闻价值,马不停蹄地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