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艺多不压身(8 / 14)

加入书签

半就成了,呵呵~”

    听见李学武的安慰,黄干也是轻笑出声,感慨地喝了一口茶。

    “京城~”

    李学武的目光看向了窗外,蓝天依旧,晴空万里。

    京城的人口现在有多少来着?

    前段时间报纸上说有两千八百多万吧,城市人口一千零几十万,城镇人口一千六百多万,农村的人口反而是最少的,仅有一百多万。

    不算农村,不算城镇,但就城市内人口都够看得了,还打算全京城的一半呢,不怕撑死。

    “加大生产力度,保证产品质量”

    李学武看向黄干叮嘱道:“书的印刷数量不要停,要逐渐增产,小人书和笔记本的市场还没有完全的凸显出来,不要盲目加印,暂时求稳,全力保障书籍的印刷进度”。

    人手一本说的也是前期,这玩意儿又不是消耗品,买一本够用几年的。

    更何况以后这就是个古董了,趁着现在倒不如在第一阵邪风过后抢喝第一口汤。

    李学武把所有的资金都准备在了港城,就是对这本书有信心。

    只要资金回笼,国内的各个项目就都不是问题了。

    按照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豪赌了,只不过李学武知道底牌是什么。

    “你说到小人书我想起来”

    黄干用夹着烟头的手点了点李学武,摇头笑道:“你这人可真是会整活儿的,那一套战斗英雄小人书连我儿子都开始看了,我这买卖做的~”

    “这叫好东西看得见”

    李学武笑着逗了一句,不过那几套小人书确实是他给华清美术组和编辑组提的意见。

    几套小人书分别讲述了我谠在战斗中的经典案例,以及荡气回肠的经典故事。

    主要是按照主旋律宣传当下时代的楷模和精神,很正能量。

    李学武敢保证,这些丛书一定不会被针对,因为大多数宣传的人物都已经牺牲了。

    但他可不单单只为了用小人书赚钱,暗藏私货才是根本。

    几场经典案例偏偏就有他丈人的身影,较为正面地突出了丈人在作战指挥上的才能,以及服从指挥的品质。

    更将丈人的几次负伤和经典案例做了个暗线埋藏在了其中。

    就老彪子说,供销社那边一直都在要货,其他供销社也都来串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