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儿女情长(12 / 14)

加入书签

,这才等来了沙器之。

    “处长,今天炼钢厂的杨副厂长回来,约您中午见面的”

    车上,沙器之在汇报完今天的行程过后,特意叮嘱了这个事情。

    李学武点了点头,眼睛看向窗外,心思却是飘到了钢城去。

    闻三儿那边进展的还算是顺利,过去的几人都安排在了关键的位置锻炼着。

    张万河虽然有些不满意李学武的这些调动和安排,倒也只是嘴上说说,在行动上很是配合。

    炼钢厂那边,老师董文学正在执行他们一起定下的计划,项目进展顺利,算是率先迈出了变革的第一步,给轧钢厂做了一个好例子。

    一切都很顺利的外表下,却是埋藏着李学武心忧的难题。

    李学武早就发现了老师的困境,那个服务员的事情一直都在让于德才监视着。

    可山高水远的,于德才也仅仅是通过炼钢厂的旧关系打听着,真要动用人手去盯着,董文学那边也是不乐意的。

    再有就是炼钢厂的人事架构,几个副厂长都不是一条心,背后都有着各自的关系网。

    能配合董文学不全都是因为董文学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这里面也有轧钢厂一力支持董文学的原因。

    如果有一天,轧钢厂的人事结构或者权利意愿发生了改变,那董文学的处境又该如何呢。

    天下的事情不能都是一个人做的,李学武虽然忧心钢城,但也是不好直接出手去帮老师做事的,别说老师不愿意,就是钢城的本土派也是不愿意的。

    周一杨宗芳就打来电话,说是周三回京述职,约了李学武中午在轧钢厂谈事情。

    能约在轧钢厂,又是他跟领导谈话结束后的时间,李学武大概也能明白杨宗芳的意思。

    杨宗芳是李学武提议安排去的炼钢厂,算是跳出了纪监框架,迎来了进步的快车道。

    他是很感念李学武的人情的,也愿意同李学武这样的资深潜力股处朋友。

    但他是书记一手提拔的,又是承担了轧钢厂组织上的重任,协同董文学整肃炼钢厂的纪律,恢复炼钢厂生产秩序。

    杨宗芳对李学武的印象很好,对董文学的印象更好。

    董文学是轧钢厂少有的学院派,有很深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水平,轮职过很多部门,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水平。

    对于这样的领导,杨宗芳自然是愿意配合的,加上轧钢厂对于炼钢厂的整体要求,前期两人的配合很是默契。

    但杨宗芳这个人在纪监部门待的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