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一家人(2 / 14)

加入书签

应付了一句,便又顶着毛毛雨出了门,西院一台伏尔加M24已经在等了,后面是老彪子开出来的嘎斯69战损版。

    李学武示意了麦庆兰和于丽坐了后面,自己去了副驾驶。

    司机是娄家原来的那位,忠诚度倒是很高,娄姐安排他在俱乐部管车了。

    “先去一监所”

    ——

    “咱们工人雄赳赳~”

    “高举红旗大步走~”

    “劈山山献宝~钻井井冒油~”

    “长江天堑架金桥~钢花飞溅铁水流~!”

    ……

    一监所的墙不是很高,但也不低,还拉着铁丝电网。

    墙内刷着白色的改造标语,新整修划分出来的监所比原来的监室要宽敞明亮很多。

    ….

    监所内办公楼的楼顶安装的几个大喇叭正在播放进补歌曲《高举红旗大步走》。

    如果不是高墙电网、武力防卫,那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改犯们真的会以为自己身处于工厂之中。

    五点半起床、叠被、洗漱、上厕所,五点五十准时按照管教的要求在监室门口排队站好,清点人数后,跟着队伍前往食堂就餐。

    食堂做饭的也是改犯,手艺就不用说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罢了。

    清水白菜汤,一个窝窝头,饿不死,但真难吃。

    白菜汤真的是清水煮的,最多点两滴答油花,窝窝头里面掺了多少面糠全看这个月监所的预算。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个待遇,一个单独的窗口里能买到肉炒白菜,以及爽口腌菜。

    虽然肉炒白菜里的肉量真的是玄学问题,可总有个油滋味不是。

    再说能从这个窗口打饭的人还能多买一个窝窝头,搭配腌菜来吃,绝对是这里的顶级大餐享受。

    这个窗口没什么特殊的,上面几个大字:劳动补贴。

    意思就是那些在监所工厂里劳动,获得劳动补贴券的人可以来这边多买一份饭食。

    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印刷厂、造纸厂上工,也不是什么角色都能去踩缝纫机。

    身体健康、头脑灵活、吃苦卖力、服从劳教,最重要的是年头长。

    有特别长的,文化功底够用的,还能去学电子技术,去监所的电子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