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民族的,才是特色的(4 / 15)
bsp; 当然了,他所说的文化人不是老彪子那种读了三天育红班都敢说之乎者也的棒槌。
文化人,至少也得是知书达理,有独立思维的人。
似是赖家声这样的时代骄子,在审时度势、望门投止一事上,是有着充分的思量和判断的。
不用李学武去挑明了劝,也不用别人给他施压递话,他自己能想的通。
这样的人在家人面临困境时还有可能出现慌乱,但基本的冷静还是能够保持的。
尤其是吴老师都在内地出事这么长时间了,又传回了好消息,他自然不会再过于担忧。
而面对李学武的延请,又是他的本行职业,哪里有推辞的道理。
一个主动表达善意,一个主动表示尊重,这才是商场上应该有的主题。
当然了,你也不能单纯地说这样的人容易叛变或者离职,兄弟阋墙,夫妻反目的还少了?
契约精神才是新时代的发展方向,这个时代单纯地靠信任还能发展,可以后呢?
娄姐所要面临的港城社会哪里有什么信任和感情,如果有信任,阿Sir也不用拜关公了。
港城的公司如此,未来东风也是要向外发展的。
为啥李学武在京城组建了管理办公室,目的还不是现在的摊子大了,早晚都要正规化的。
河边的风就是大,李学武站在院子里能感受到夜晚的凉爽了。
他用手抓了抓头发,刚要转身,却是发现张松英同几位女同志从大门外走了进来。
“李副组长好~”
“好好~刚回来啊~?”
她们同李学武打招呼,李学武笑着回了一句,引来了这些女同志的叽叽喳喳式的炫耀。
“这边的景色不一样啊~”
“气候也舒服,尤其是晚上”
“夜景也好~”
……
她们各顾各地说着刚才转得的美景,积极地想跟李学武分享。
张松英见李学武的脸上有些疲惫,便主动开口催着他赶快回去休息。
这些女同志见她如此说,也都收住了话题,嘘寒问暖地对李学武表达了关心,催着他早点休息。
等回了房间,李学武已经能听得见楼下不时闪过的叽叽喳喳热闹声。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