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能保研吗?(12 / 14)

加入书签

;“新的激励机制?”

    韩殊有些诧异地问道:“轧钢厂的体制变革这么大?”

    “没办法,人多,岗位少”

    李学武解释道:“未来轧钢厂岗位人员流动频率更大,培训教育的需要也会越来越高,真正实现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干到老的目标”。

    “最新的管理标准是,岗位考核不合规的工人,选择转岗实习的,基本上都要去分厂,因为只有分厂才有那么多的实习岗位”

    “选择自主培训学习的,有三个月的延迟期,考核再不合格,只能调分厂”。

    李学武的解释两人都很清楚,这个时候工人是按照级别定工资的,一级工在哪,干什么,都是那些钱。

    但在刚刚李学武所介绍的管理标准中,不合格的技术工人有可能分配到分厂去,更有可能分配到体力劳动岗位上去。

    一个远在家门千里之外的分厂,一个是体力劳动岗位,两者的威胁叠加在一起,只会让轧钢厂的工人迸发出最高的学习热情。

    裴大宇抬起头看了李学武一眼,又看了看韩殊,点头道:“这个制度很高明啊,不过怕是要挨骂啊”。

    “有点损是吧?”

    韩殊笑了笑,目光看向李学武,那意思是,也就只有他才能想得出这么损的主意了。

    “您这可是误会了~”

    李学武笑了笑,一点都不脸红地说道:“这是我们厂李主任想出来的”。

    韩殊眼皮一耷拉,嘴角微微抽动,心道是:我信了你个鬼!

    这个建议要是李怀德想出来的,恐怕轧钢厂早都换领导了。

    还用得着李怀德等到现在?

    “总的来说,一年一期,我们领导的意思是先搞一年的试试”

    “一年后整体评估教育教学水平和成绩,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合作”。

    “就算是继续合作,优先招收的学员也应该是以职工子女为主,辅以在职优秀青年全日制教育培训”

    “目的就是为轧钢厂,以及联合企业培养专业技术骨干,以及实现人才的更新迭代发展进步。

    李学武微笑着摊了摊手,道:“出来的时候李主任还委托我向您发出邀请,欢迎您同钢铁学院的学生们来厂做客、参观、交流”。

    “更欢迎贵校优秀师生加入到轧钢厂正在投建的科研和工业项目中来,实现个人的学识、抱负和才华”。

    “感谢贵厂和李主任的热情邀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