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人事危机(10 / 13)

加入书签

学武说道:“你讲一下红星小学和中学的问题”。

    “主要是责权问题的判定”

    李学武接过话头,继续讲道:“在确定教育和培训的目标后,往回倒推,重新梳理红星中心和小学的教育结构和方式”。

    “既然地方上对于教育问题不敢着手整理,那咱们厂就管自己的问题,我看可以全面组建属于轧钢厂的教育结构”。

    “就工人新村建设的这个契机,我建议重新建设小学和中学,重新配置教师和教学管理结构”。

    “拟停止对外招收新的生源,就目前在校学生进行梳理区分,以是否适合未来进入轧钢厂参与生产建设为前提,与现有学校进行分割”。

    “新学年开始,小学和初中部从轧钢厂内部开始招收学生,严格整饬教学纪律,严格遵守上面关于工业建设的教学要求,努力实现工业化培养的阶段性目标”。

    “嗯,这倒是个办法”

    谷维洁仔细思考着,嘴里说道:“你的意思是,现阶段仅考虑从小学开始培养未来一阶段的技术工人对吧?”

    “包括技术工人,但不限于财务财会、安全保卫,甚至是秘书人员的专业化培养”。

    李学武解释道:“如果工人新村完成建设,那就从幼儿园、从小学开始,到初中,再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我们可以培养工人,也可以培养秘书、培养会计、培养司机、培养警卫,甚至是培养厨师嘛!”

    “我觉得没问题”

    李怀德敲了敲桌子,看向谷维洁讲道:“意思就是要把职业教育直接延伸到小学,工人的子女自然是以进厂接班为教育前提”。

    “但要充分保留学生对未来的成长规划和学习方向”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肯定道:“学武同志说司机和厨子当然是夸张了,我看培养会计,培养秘书,培养专业技术工人是没有问题的”。

    谷维洁想了想,讲道:“重点还是在教育和教学上啊,教学可以请教师,教育问题由谁来承担?”

    “咱们厂要成立教学管理结构”

    李学武接过话茬道:“青年突击队不合适,文宣队也不合适,我看可以综合一下,从工人和干部队伍中选出一些对教育有着管理热情的同志来担当这一岗位”。

    “这个建议好”

    谷维洁点头道:“教育和教学分开,充分保障有的学和有人学的问题”。

    “那就这么办”

    李怀德坐直了身子,手点在了办公桌玻璃上,看着下面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